癮──菸、酒、A片和電玩
準備學測時,寫過一篇國文作文叫做「癮」,題目還特別要求應寫出個人經驗;憑空捏造一向非我專長,搜腸刮肚了一番,最後寫了我國二戒掉電玩的過程。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卻對這個字多了一些全新的體會。
剛開始喝酒時是高三的時候(我指的是頻率,第一次喝酒當然更早),對這個東西是抱持著無可無不可的態度;有一位酒量不好的朋友偏偏很喜歡帶酒來喝,我們自然是陪他一起喝,三五知己一起做什麼事總是很快樂的,雖然我並不覺得手上的台啤有多好喝。
讓我「墮落」的是畢業後的一場旅遊,和畢典小組的人在一家民宿開了三天兩夜的趴踢,喝的是用伏特加、汽水、萊姆糖漿和冰塊調製的飲料,就是這樣一杯簡單的調酒,灌醉了許多同行的夥伴,我也第一次體驗到什麼叫「喝到ㄎ一ㄤ掉」,一群人喝開了真的是超好玩,做什麼都超爆笑。
那次旅遊結束之後,我開始研究調酒,恰逢畢業、指考結束,好幾團出遊,酒也愈喝愈多,雖然我從未喝到「斷片」,以我的個性恐怕也很難允許自己喝到那種程度。菸也是在這段時期學會的。
前幾天去東區逛街,晚上走在忠孝東路上,滿腦子一直想著要不要去酒吧。我想去酒吧很久了,最初的目的是想要嘗看看專業的調酒師和我自己調的差在哪;但那天,當我想到酒吧的時候,想喝酒的強大慾望幾乎使我屈服,最後我還是用意志力壓了下來,但也使我去思考癮這件事情。
一個財金仔跟我說,我們這種人是不會上癮的(菸、酒),老實說,我雖然很少這樣說,但我還滿認同他的。更深一層來看,也許很不政治正確的角度,我覺得上癮,或者戒不掉癮,和智商1有關。話是這麼說,但當我看到身旁的人聽到我會抽菸、酒喝不少,一臉驚嚇的表情,我又覺得會不會是我太樂觀了?
不過,當我檢視我的人生,也有一些和「癮」打交道的痕跡可尋。
就如我在作文所寫的,大約在小三以前,我家人都還控制我玩電腦的時間控制得很好,小四以後大走鐘,寒暑假我一天可以玩8小時,平日完成作業之後也能玩2小時的電腦,我就這樣一直沉浸在電玩的世界。
直到國二寒假,去新加坡進行為期一周的交換學生,雖然有帶筆電,但忙碌的生活根本無法讓我打開電玩,大概是物極必反?這一個禮拜意外讓我有沉澱和反思的時間,回到台灣,我把玩了多年的網遊、OLG都刪掉了,從那時候到現在,偶爾還是會碰多人對戰的遊戲或手遊,多半是出於生活無聊而打發時間,但我能清楚的分辨打發時間和上癮的不同,而我確定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沒有再對電玩上癮過。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因為生活規律、忙碌,我意外的戒掉看片:當我發現我很久沒看片時,已經三個月過去了,出於好玩,我決定盡可能地繼續維持,看能持續多久。那時候最長時間是四五個月完全沒打開A片網站,後來有試著打開來看看,可能太久沒看了,看沒多久就覺得噁心關掉。差不多一周年了,我最近有一天才認真地看了幾部,時間大約也沒超過十分鐘,現在沒看則單純是覺得有很多更有意義的事情等著我;看片於今日對我來說只是一件在我非常無聊時打發我時間的一件事。
國二戒掉電玩,高三戒掉看片,這兩件大部分的人(或說男性?)都戒不掉的事情,我戒掉了,在這之後,我很好奇,到底還有什麼是可以讓我上癮而我戒不掉的?
畢典那一陣子,我喝了不少咖啡和紅牛,後來畢典結束發現有點依賴咖啡因的症狀,沒喝咖啡那天精神就會很差想睡覺,但我那時也沒什麼需要高度精神集中才能做的事,所以我就每天忍住不舒服,一個禮拜就好得差不多了。
從咖啡的例子,我觀察到,心理上的癮對我來說應該不是很大的問題;需要提防的是生理上的不適。我也為自己下了一條守則:不一個人喝酒。用這條規定來提醒自己:如果有一天我被迫打破了這個約定,就該開始戒酒了。
但我也在想,如果我故意讓自己上癮,再戒掉,用這種方式來訓練意志力,是不是一種有趣又有效的方式呢?我很認真的在思考這種可能性,後來還是打消了這麼變態的念頭,因為我不想半年或一年都喝不到酒XD,如果我要真正的戒酒,我一定要長時間不喝酒,但那樣好痛苦呀。人生少了喝酒就少了不少樂趣,而且我還想加調酒社,都不碰酒乾五摳玲~ 另外上癮之後要戒,那個過渡期也會影響工作/讀書的表現,不然我真的覺得這會是訓練意志力很有趣的一個方式的說。
-
這裡的智力指的是廣義上的腦袋活動,而不是智力測驗測得的智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