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習慣的快樂
和一位朋友聊到,如果有得選擇,比起富二代,我寧願活出一個白手起家的人生,我朋友馬上表示同意,說她如果是富二代應該會無聊到想跳樓,雖然誇張了點,但這也是我的心聲,我們隨即往下聊其他話題;後來回憶這段,明明是很離經叛道的思想,我們居然能這麼理所當然的達成共識,倒也十分有趣。
快樂的關鍵?
高三放榜後,我去一間補習班當輔導老師打工,那時候上了一個下午的班也就賺個五百多,但拿到薪水的當下卻是滿滿的快樂,而且可以維持好長一段時間。
時間拉回到寫文的當下,我身兼四份工作,即使一樣還是學生身份,薪水也不可與高三同日而語;而上個月對發票發現賺到五百元,也就開心個幾秒鐘,隨即日子照過。
同樣是五百元,高三時可以抱之久久不能忘懷,而此時得到的喜悅卻如一陣微風吹過即忘,過去的狂喜與現在的無感都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快樂的關鍵,是不是並不在金錢的數字本身?是什麼造成了我兩種心態的差別?
享樂適應
追究其原因,高三當輔導老師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打工之前,我一天不包含晚餐的餐費也就七八十元,所以五百元對當時的我無疑是一筆巨款;但現在我每個月賺兩萬多,隨著薪水和生活品質的提升,自然無感,想想五百元可連跑一次酒吧都不夠花呢。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享樂適應」,正解釋了這種奇妙又無奈的現象:雖然環境改變可以帶來快樂,但人們會適應這種快樂,並很快地回復到環境沒改變前的快樂程度。所以頭獎得主在中獎後快樂程度顯著的提升,一年後又歸於平淡;我們追求更高的收入,但被加薪的快樂僅能持續幾個月而已。
讀過經濟學的人對這個概念可能會隱隱的感到有點熟悉,因為在經濟學有同樣的概念叫做「邊際效益遞減」,口渴的時候喝第一杯水帶來的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但第二杯、第三杯…,之後每喝一杯水帶來的快樂逐漸遞減,如果喝到肚子很撐還硬要再喝一杯,反而覺得很痛苦。
享樂適應有個更形象的別稱叫做「享樂跑步機」,因為我們在生活水準上升之後沒有跟預期一樣快樂,所以我們繼續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質以換得新的快樂,就像在跑步機一樣不斷地奔跑以追趕快樂,但最終仍回到原地。
貧窮是一種祝福
很久以前和朋友聊到,我以後不會給我的孩子太多錢,最好讓他上了大學就自己掙錢以經濟獨立,就像我走過的路一樣。
在租屋那篇文中我提到租屋是為了用錢換時間,而當時的我其實經濟非常的不寬裕,所幸有學貸額外的支應才得以應付房租。既然房租於我是這麼吃力的支出,我就得說服自己租屋所換來的時間是非常的寶貴,否則我為什麼要租?1於是我盡量割捨不必要的耍廢與娛樂,只留下真的有熱忱的興趣例如調酒,多出來的時間得以精進程式的能力,也透過社交來保持一張一馳的平衡。
升大二的暑假已經行程排滿,但我還是在暑假前夕決定了第一份實習,一方面是覺得實習的生活應該會很有趣,但同時也是因為暑假的收入中斷,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另謀生路。如果我那時沒有經濟壓力,雖然實習很吸引人,但在衡量暑假的滿檔行程之後,可能就不會投了;而這份實習卻是我職涯的起點,少了這項經歷,後面的求職之路不會這麼順利,也就泯然眾人了。
如果有充裕的物質條件,我還會有動力去逼自己過這些短期來看很痛苦、長期卻有幫助的生活嗎?雖然我已經想過人生的意義於我是什麼,並不缺內在的驅力,但人非聖賢,誰不想輕鬆寫意的過日子?擁有的物質愈多,外在驅力,即賺錢的動力,就愈少,也就需要更大的自律才能成就事情。2
從這個角度來看,貧窮反而是一種英文常說的 Blessing in disguise (偽裝的祝福),所以我很喜歡林則徐說的: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既然不留太多錢給後代,是不是也就不需要賺那麼多錢?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高薪的詛咒
大家應該都想像過自己第一份正式工作的薪水吧?說是計劃也好、做白日夢也罷,我常常會想這個問題來自得其樂。直到真的拿到 offer 之後,看到薪水的數字是我以前想像的兩倍時,喜悅有之,但更有一種隱隱然的惶恐。
就像前面說的享樂適應,一方面我擔心,如果因應收入上升而提高生活水準,適應之後要怎麼獲得更多快樂?追求更高的收入嗎?那不就真的是在享樂跑步機上跑步,什麼時候才能停?
另一方面,雖然我預期這份工作內容會是我很喜歡的,但要是不合預期呢?或是我做膩了呢?我有辦法割捨掉高薪的誘惑而去追尋我真正喜歡做的事嗎?於是我發現一件弔詭的事實:薪水愈高,反而人背負著金錢的十字架愈重,而活得愈不自由。
如果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是正常或偏低的數字,上述的問題都迎刃而解:起薪再怎麼低也會比我現在兼職所賺的多,如果物質水準是緩慢的爬升,快樂持續的時間就可以被延長——分拆的多次小確幸總是會大於一次的大愉悅3;而起薪低,轉換跑道、換公司的機會成本也就比較低。
話雖這麼說,要我拒絕這份工作,而且理由是「薪水太高」未免也太荒謬,所幸我接受這份工作的主要理由也不是為了薪水,所以這個「詛咒」對我的影響也就相對較小。
基準點
前幾天跟一位朋友聊天,她就讀美國非常有名的學校,讀到一半因為家庭因素而無法繼續供應學費,正苦惱未來該如何繼續,我跟另一位朋友是窮養大的,就給了她一些建議,例如住學校省住宿費之類的。我也問她怎麼不回來台灣讀大學?她舉了一個比喻,問我們如果要轉學到泰國的第一志願我們願意嗎?在她看來差距就是這麼大。
撇除有沒有對國家的歧視,這個回答滿有趣的,我們覺得台清交已經是台灣的很好的學校了,但比上永遠不足,她的基準點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學校,自然沒辦法接受回來台灣讀書的這個選擇。
所以也許家道中落者最慘吧,不過,這種慘是真的慘嗎?當人生跌落到谷底的時候,往哪裡爬其實都是在往上坡路走,怕只怕還守著往日的榮耀而自怨自艾,不肯放下。比較的基準點應該要設在人生谷底,還是美好往日?我覺得因人而異,有些人就是做不到,但它卻是影響幸不幸福的關鍵。
說到基準點,除了和自己的過去比較以外,跟別人比較也是一種常見設置基準點的方式,不管生活水準是高是低,只要賺得比身旁的人多就會比較快樂,同理,就算擁有得很多,如果往來的圈子都擁有得更多,也會很大的降低快樂程度。4
所以幸福的另一個關鍵,大概是不要太常和人比較吧?但談何容易?難怪古代會有隱士去隱居山林,但這個世代的我們又要逃去哪裡呢?
尋找青鳥
叔本華是我很喜歡的哲學家,他說,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無聊與痛苦兩端之間擺盪,慾望滿足了就無聊,沒滿足就痛苦,人生應該要盡可能的避免痛苦,而他提出的解方是禁慾,聽起來很不人道,但如果換成知足,雖然很老掉牙但好像變得可行一點。
不過,我覺得我大學算是過得滿快樂的,卻自認不是用所謂禁慾或知足的方式,例如可以用干擾的方式戰勝享樂適應,其實也就是前面說的「分拆的多次小確幸總是會大於一次的大愉悅」5。
皮克斯的電影《靈魂急轉彎》也在探討快樂的真諦,我很認同片裡「火花」的概念,不過我仍認為替人生設立目標是必要的,人需要困難,並在挑戰困難的過程中才有機會看到火花,得到幸福。為免離題與篇幅過長,在此不詳細敘明。
最後澄清文章開頭提的,我並不認為富二代會比較不快樂,只是從目標而言,窮人可以是很簡單的賺錢、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而富二代得要思索與追求更宏大的生命意義,而這件事是相對賺錢而言,更難尋找的。也不是說後者所追求的前者不需要思索,但在追求自我實現之前要先填飽肚子,而填飽肚子這件事對窮人來說就已足夠快樂,直到他們習慣為止。
-
這裡可以用心理學的認知失調來解釋,當我們花很大的代價取得某個東西時,大腦會高估它的價值,才能解釋我們付出的代價是合理的,其他例子例如排隊的食物總是特別好吃、需要好幾關篩選才能進入的團體特別有凝聚力等等。 ↩︎
-
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很大的哲學問題:一定要追求這些成就才是好的嗎?沒有野心,日常過日子就可以很快樂的人我們一定要逼他們去爬更上一層樓嗎?之所以說這問題很大,是因為我們可以把「追求成就」換成「討論社會議題」、「自我實現」等等,而我還沒有答案。 ↩︎
-
在 Eldar Shafir, Peter Diamond, and Amos Tversky, “Money Illusion” 的研究中指出,研究人員詢問受試者,在平均起薪 40000 美元的公司上班,領 $36000 的薪水,或者在起薪 $30000 的公司領著 $34000 的薪水,有八成的人回答後者比較快樂。 ↩︎
-
同樣的,多次的小痛苦會大於一次大痛苦,所以如果要用中斷的方式來逃避寫作業等痛苦會適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