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習慣的快樂

和一位朋友聊到,如果有得選擇,比起富二代,我寧願活出一個白手起家的人生,我朋友馬上表示同意,說她如果是富二代應該會無聊到想跳樓,雖然誇張了點,但這也是我的心聲,我們隨即往下聊其他話題;後來回憶這段,明明是很離經叛道的思想,我們居然能這麼理所當然的達成共識,倒也十分有趣。

快樂的關鍵?

高三放榜後,我去一間補習班當輔導老師打工,那時候上了一個下午的班也就賺個五百多,但拿到薪水的當下卻是滿滿的快樂,而且可以維持好長一段時間。

時間拉回到寫文的當下,我身兼四份工作,即使一樣還是學生身份,薪水也不可與高三同日而語;而上個月對發票發現賺到五百元,也就開心個幾秒鐘,隨即日子照過。

同樣是五百元,高三時可以抱之久久不能忘懷,而此時得到的喜悅卻如一陣微風吹過即忘,過去的狂喜與現在的無感都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快樂的關鍵,是不是並不在金錢的數字本身?是什麼造成了我兩種心態的差別?

享樂適應

追究其原因,高三當輔導老師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打工之前,我一天不包含晚餐的餐費也就七八十元,所以五百元對當時的我無疑是一筆巨款;但現在我每個月賺兩萬多,隨著薪水和生活品質的提升,自然無感,想想五百元可連跑一次酒吧都不夠花呢。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享樂適應」,正解釋了這種奇妙又無奈的現象:雖然環境改變可以帶來快樂,但人們會適應這種快樂,並很快地回復到環境沒改變前的快樂程度。所以頭獎得主在中獎後快樂程度顯著的提升,一年後又歸於平淡;我們追求更高的收入,但被加薪的快樂僅能持續幾個月而已。

讀過經濟學的人對這個概念可能會隱隱的感到有點熟悉,因為在經濟學有同樣的概念叫做「邊際效益遞減」,口渴的時候喝第一杯水帶來的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但第二杯、第三杯…,之後每喝一杯水帶來的快樂逐漸遞減,如果喝到肚子很撐還硬要再喝一杯,反而覺得很痛苦。

享樂適應有個更形象的別稱叫做「享樂跑步機」,因為我們在生活水準上升之後沒有跟預期一樣快樂,所以我們繼續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質以換得新的快樂,就像在跑步機一樣不斷地奔跑以追趕快樂,但最終仍回到原地

貧窮是一種祝福

很久以前和朋友聊到,我以後不會給我的孩子太多錢,最好讓他上了大學就自己掙錢以經濟獨立,就像我走過的路一樣。

租屋那篇文中我提到租屋是為了用錢換時間,而當時的我其實經濟非常的不寬裕,所幸有學貸額外的支應才得以應付房租。既然房租於我是這麼吃力的支出,我就得說服自己租屋所換來的時間是非常的寶貴,否則我為什麼要租?1於是我盡量割捨不必要的耍廢與娛樂,只留下真的有熱忱的興趣例如調酒,多出來的時間得以精進程式的能力,也透過社交來保持一張一馳的平衡。

升大二的暑假已經行程排滿,但我還是在暑假前夕決定了第一份實習,一方面是覺得實習的生活應該會很有趣,但同時也是因為暑假的收入中斷,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另謀生路。如果我那時沒有經濟壓力,雖然實習很吸引人,但在衡量暑假的滿檔行程之後,可能就不會投了;而這份實習卻是我職涯的起點,少了這項經歷,後面的求職之路不會這麼順利,也就泯然眾人了。

如果有充裕的物質條件,我還會有動力去逼自己過這些短期來看很痛苦、長期卻有幫助的生活嗎?雖然我已經想過人生的意義於我是什麼,並不缺內在的驅力,但人非聖賢,誰不想輕鬆寫意的過日子?擁有的物質愈多,外在驅力,即賺錢的動力,就愈少,也就需要更大的自律才能成就事情。2

從這個角度來看,貧窮反而是一種英文常說的 Blessing in disguise (偽裝的祝福),所以我很喜歡林則徐說的: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既然不留太多錢給後代,是不是也就不需要賺那麼多錢?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高薪的詛咒

大家應該都想像過自己第一份正式工作的薪水吧?說是計劃也好、做白日夢也罷,我常常會想這個問題來自得其樂。直到真的拿到 offer 之後,看到薪水的數字是我以前想像的兩倍時,喜悅有之,但更有一種隱隱然的惶恐。

就像前面說的享樂適應,一方面我擔心,如果因應收入上升而提高生活水準,適應之後要怎麼獲得更多快樂?追求更高的收入嗎?那不就真的是在享樂跑步機上跑步,什麼時候才能停?

另一方面,雖然我預期這份工作內容會是我很喜歡的,但要是不合預期呢?或是我做膩了呢?我有辦法割捨掉高薪的誘惑而去追尋我真正喜歡做的事嗎?於是我發現一件弔詭的事實:薪水愈高,反而人背負著金錢的十字架愈重,而活得愈不自由。

如果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是正常或偏低的數字,上述的問題都迎刃而解:起薪再怎麼低也會比我現在兼職所賺的多,如果物質水準是緩慢的爬升,快樂持續的時間就可以被延長——分拆的多次小確幸總是會大於一次的大愉悅3;而起薪低,轉換跑道、換公司的機會成本也就比較低。

話雖這麼說,要我拒絕這份工作,而且理由是「薪水太高」未免也太荒謬,所幸我接受這份工作的主要理由也不是為了薪水,所以這個「詛咒」對我的影響也就相對較小。

基準點

前幾天跟一位朋友聊天,她就讀美國非常有名的學校,讀到一半因為家庭因素而無法繼續供應學費,正苦惱未來該如何繼續,我跟另一位朋友是窮養大的,就給了她一些建議,例如住學校省住宿費之類的。我也問她怎麼不回來台灣讀大學?她舉了一個比喻,問我們如果要轉學到泰國的第一志願我們願意嗎?在她看來差距就是這麼大。

撇除有沒有對國家的歧視,這個回答滿有趣的,我們覺得台清交已經是台灣的很好的學校了,但比上永遠不足,她的基準點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學校,自然沒辦法接受回來台灣讀書的這個選擇。

所以也許家道中落者最慘吧,不過,這種慘是真的慘嗎?當人生跌落到谷底的時候,往哪裡爬其實都是在往上坡路走,怕只怕還守著往日的榮耀而自怨自艾,不肯放下。比較的基準點應該要設在人生谷底,還是美好往日?我覺得因人而異,有些人就是做不到,但它卻是影響幸不幸福的關鍵。

說到基準點,除了和自己的過去比較以外,跟別人比較也是一種常見設置基準點的方式,不管生活水準是高是低,只要賺得比身旁的人多就會比較快樂,同理,就算擁有得很多,如果往來的圈子都擁有得更多,也會很大的降低快樂程度。4

所以幸福的另一個關鍵,大概是不要太常和人比較吧?但談何容易?難怪古代會有隱士去隱居山林,但這個世代的我們又要逃去哪裡呢?

尋找青鳥

叔本華是我很喜歡的哲學家,他說,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無聊與痛苦兩端之間擺盪,慾望滿足了就無聊,沒滿足就痛苦,人生應該要盡可能的避免痛苦,而他提出的解方是禁慾,聽起來很不人道,但如果換成知足,雖然很老掉牙但好像變得可行一點。

不過,我覺得我大學算是過得滿快樂的,卻自認不是用所謂禁慾或知足的方式,例如可以用干擾的方式戰勝享樂適應,其實也就是前面說的「分拆的多次小確幸總是會大於一次的大愉悅」5

皮克斯的電影《靈魂急轉彎》也在探討快樂的真諦,我很認同片裡「火花」的概念,不過我仍認為替人生設立目標是必要的,人需要困難,並在挑戰困難的過程中才有機會看到火花,得到幸福。為免離題與篇幅過長,在此不詳細敘明。

最後澄清文章開頭提的,我並不認為富二代會比較不快樂,只是從目標而言,窮人可以是很簡單的賺錢、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而富二代得要思索與追求更宏大的生命意義,而這件事是相對賺錢而言,更難尋找的。也不是說後者所追求的前者不需要思索,但在追求自我實現之前要先填飽肚子,而填飽肚子這件事對窮人來說就已足夠快樂,直到他們習慣為止。


  1. 這裡可以用心理學的認知失調來解釋,當我們花很大的代價取得某個東西時,大腦會高估它的價值,才能解釋我們付出的代價是合理的,其他例子例如排隊的食物總是特別好吃、需要好幾關篩選才能進入的團體特別有凝聚力等等。 ↩︎

  2. 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很大的哲學問題:一定要追求這些成就才是好的嗎?沒有野心,日常過日子就可以很快樂的人我們一定要逼他們去爬更上一層樓嗎?之所以說這問題很大,是因為我們可以把「追求成就」換成「討論社會議題」、「自我實現」等等,而我還沒有答案。 ↩︎

  3. 可以參考這篇解釋享樂適應的圖。 ↩︎

  4. Eldar Shafir, Peter Diamond, and Amos Tversky, “Money Illusion” 的研究中指出,研究人員詢問受試者,在平均起薪 40000 美元的公司上班,領 $36000 的薪水,或者在起薪 $30000 的公司領著 $34000 的薪水,有八成的人回答後者比較快樂。 ↩︎

  5. 同樣的,多次的小痛苦會大於一次大痛苦,所以如果要用中斷的方式來逃避寫作業等痛苦會適得其反。 ↩︎

星座與 MBTI

如何一句話得罪理工人1

我相信星座。

身處在理工科系,應該有很多同學打著理性、科學的大纛,磨刀霍霍準備找我理論。沒錯,我知道星座是偽科學,星座是一種巴納姆效應(指星座、心理測驗以適用於絕大多數人、模稜兩可的描述,讓讀者覺得高度準確),星座是一種認知偏誤的結果,這些我都知道。

我相信星座,是因為它很準確的描述我的個性——我就是一個很標準的摩羯座。隨意的從 google 搜尋挑了一段描述:

摩羯座就像是隻走在高山絕壁的山羊一樣穩健踏實,會小心翼翼渡過困厄的處境。通常都很健壯,有過人的耐力、意志堅決、有時間觀念、有責任感、重視權威和名聲,對領導統御很有一套,自成一格,另外組織能力也不錯。

和其他土象星座一樣,是屬於較內向,略帶憂鬱、內省、孤獨、保守、懷舊、消極、沒有安全感,也欠缺幽默感,常會裝出高高在上或是嚴厲的姿態,以掩飾自己內在的脆弱。

通常他們也絕少是天才型,但是卻心懷大志,經過重重的歷鍊,到中年期才會漸漸擁有聲名和成功。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安定的向上心和堅強的毅力,加上擅長知識和經驗的累積,如此才一點一滴的達成目標的。

全中,或至少符合我的自我認同。

其他星座的描述並沒辦法讓我有這種程度的認可,我試過把星座的描述打亂並盲測,雖然會挑到剩下兩三個覺得都還算符合,但若要選出最有共鳴的則一定是摩羯座。所以星座至少對我而言,並不全然的是巴納姆效應(如果描述的版本夠有鑑別度,而不是所有星座都長得差不多的話)。

但摩羯座的一大特徵就是理性2,我同意單用出生日期來決定個性或甚至運勢,是很不科學也缺乏根據的;我也同意很多星座的描述流於模稜兩可,才會有很多人認同。

我相信星座這句話的更精確說法應該是:「我認可星座對我個性的描述。」3

星座的價值

上個月去聽了一場語言心理學的講座,剛好講到星座,講者的論點我覺得挺有意思的。他說,許多觀念是很具體又簡單的,例如顏色、形狀,我們可以馬上舉出實際例子;但「個性」卻是很抽象的,我們無法很輕鬆的就想到跟個性有關的形容詞,而星座給了我們一個方向標,讓我們可以有一個具體的輪廓來討論。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當我們說「他就是一個典型的金牛座啊」,對於熟稔星座的人,聽到「金牛座」,腦海裡馬上會浮現出「一團」人格特質,而我們再在這一團人格特質上討論哪些符合,哪些又不符合我們所討論的對象。

如果沒有星座,我們就要一個一個形容詞拿出來討論,「幽默」、「務實」…,但要快速的想到這麼多形容個性的詞並不容易;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星座的確是能讓我們比較容易的聊彼此的個性,也難怪星座一直是熱門的聊天話題之一。

十六型人格 - MBTI

不過,要更了解自己或別人的個性,有沒有比起星座更有根據的方式呢?有的,那就是十六型人格(MBTI)

MBTI 是根據心理學家榮格的理論而發展出來的測驗,透過四個面向來將人分成十六種人格,這四個面向分別是:

  • 心理能量的流向,是內向還是外向?(Introversion/Extraversion)
  • 認識外在世界的方法,是感官還是直覺?(Sensing/iNtuition)
  • 做決定的方式,是思考還是情感?(Thinking/Feeling)
  • 處事態度,是判斷還是理解?(Judging/Perceiving)

每個面向可以把人分成兩類,因此每個人最後會得到一組四個字母的分類,例如上述四問題的答案如果分別是內向感官思考理解的話,就會被歸類為 ISTP

因為問的問題關乎個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而行為則通常反映了個性,最後得到的結果也就比較有信服力且貼近個人的。

網路上對 MBTI 的介紹不少,google 搜尋應該有很多寫得很詳細的文章;這裡附上個人使用過的測驗。

  • 16personalities,僅有英文簡體中文版。
  • 才儲,題目品質較 16personalities 差,但有支援繁體中文。

INTJ

我在大一時測過一次,隔了兩年又再測了一次都是 INTJ(內向、直覺、思考、判斷),其實人格是可能依著年紀和經歷而轉變的,所以未來會不會測出別的人格也不好說,至少目前 INTJ 描述我過去到現在的個性還是很準的。

來看看 MBTI 是怎麼描述 INTJ 的:

INTJ 在他人眼中會散發一股絕對的自信,一股穩重的自在。這份自在是對本身能力的真切認知,但看在外人眼中,可能被誤認是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事實並非如此,他只是明白自己到底有幾兩重而以。此類人算罕見,約佔1.5%。

談話涉及到他們擅長的領域,他們立刻能知道是否能幫上你,並道出實際做法。 INTJ 知其所知,更甚之,是知其所不知。如前所言,他們是當真知道自己有幾兩重。

INTJ 是完美主義者,但不會為堅持而堅持。他們堅持精進,但也相對務實。

INTJ 會不時質問:「這有沒有用?」,從其專攻的領域,至於普世社會價值都如是。 INTJ是個在框架外思考的人格,其人格在16型中,也是最為獨立的。

他們的嚴謹與想像力(相當奇特且imba的組合),使他們在16型中被稱做「系統建構者」。

INTJ 對其「系統」的堅持,猶如 INFJ 對其理想的堅持一般。在工作的時候,「完美主義+對世俗的不屑」會全力發作,使 INTJ 對工作中的自己與同事極度苛刻。

摸魚的人在 INTJ 眼中,評價一概迅速貶值,上級也不例外,而且通常都會讓對方明白自己的不屑。且說在 INTJ 中,不乏越權行事與獨裁的表現。

但講好的一方面, INTJ 是自己在前線賣命的主子,會很清楚每位成員的貢獻,論功行賞也會格外公平,他們也常能抓住其他人都看不到的各種機會。

人際關係是 INTJ 的致命傷。雖然他們是具備深度關懷他人的能力,也願意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神經營,但他們平時的強大能力常會在這種時候莫名其妙翻船。

會如此,主要是因為 INTJ 不了解許多普世價值的意義。

就舉一例:他們實在搞不懂一堆人在玩的戀愛遊戲到底哪裡好玩(其他類型通常都覺得很好玩)。

更慘的是 INTJ 通常重隱私,重個人時間,表面上也都波瀾不興,使他們容易被誤會。

問題的核心,應該是 INTJ 都希望大家能「合理」一點,這種對他人的過度期許有時甚至比 「感性種」(F)的極度感性還幼稚──只是要求的並非感性與體諒,而是徹頭徹尾的理性與直率。

在因應人際能力這項弱點方面,INTJ 最強的武器應該是他們的直覺和「努力經營」的意願。

身為理性種,自然不如感性種般具感同身受的能力。但 INTJ 可以透過直覺分析對方的語調、轉折與肢體動作的寓意,有效模仿感性種的能力。

這項能力可透過不斷對親人輸出關懷與支持而精進,也因如此, INTJ 所建立的少數關係通常都屬扎實、穩健、溝通良好之類。

摘錄自《INTJ 分析》

恐口說無憑,在這裡寫的一些文章,包含所描述的一些經歷大概都可以相呼應,例如對必修課微積分和普物的質疑「學這真的有用嗎?」;或是大家認為正常的花六年讀完大學、研究所是理所當然,我卻跳脫框架的選擇提早畢業、不讀研究所出國工作,以及當蛋研的活動副社可以當得還不錯,是因為我同時能運用想像力天馬行空的發想活動,也能縝密的思考執行計劃可能會有的漏洞。

缺點其實也滿準確的,我高中時說話很直,會毫不留情的批評同伴不好的地方,自是得罪了很多人;因為重視時間,又追求一切都要合於理性,我也很不能接受瑣碎、敷淺的人事物,試想每件事都在內心默默先質疑一次「做這要幹嘛?」的人看起來會多不合群,就是那時的我。

從大學的社交圈來看這些缺點,可能都淡化,甚至也許已經看不到了,一方面是雖然早期有種種缺點而無法完全地被群體接納,我仍一直在強迫自己社交,隨著接觸的人愈多,觀察到愈多人與人來往之間不成文的規矩,我開始比較能了解什麼場合該如何表現才符合社會的期待,過去無法感同身受的情緒,在看過類似的情形一再發生之後也會知道,「啊,這樣做他會生氣」;並且我在高三時開啟了對心理學的興趣,對心理學知識的實際運用也讓我更能夠把握人性,理解、接納自己或他人心理上的弱點;最後,雖然還是不喜歡敷淺或無意義的人事物,但忍耐的上限,隨著閱歷增加而提高,而且我也會抱著「人生就是要體驗不同的經歷」這種追求多元經驗的想法,就能以另類的方式滿足自己總是想追求有用的心態。

內向?外向?

和大學朋友聊到我是內向的人,大多數人表示意外與不信,也許是因為在日常的語境上我們已經把內向和害羞、性格沉悶混為一談。然而就像前面提的,內向、外向的差別僅在於心理能量的流向--是傾向獨處以恢復能量(內向),還是在其他人面前會比較精力充沛、獨處時則覺得平淡和無聊(外向)?內向並不必然代表不善社交,只要能量足夠,內向者也能在公眾場合侃侃而談,只是這種行為會加速消耗能量而已。

我雖然在生活中一直不缺少參與社交場合的機會,甚至很多派對或聚會能辦成還是我主揪的,但在這種多人聚會的場合,我並不習慣成為話題的主角,更多時候我喜歡聽大家講,遠多過於自己分享,透過這種方式我才能儘可能的保留能量到聚會結束,而不是一下子就覺得精疲力盡而想逃離現場。

MBTI 的缺陷和大五人格

回歸到 MBTI 本身,它只是一項幫助認識自己和別人的工具,亦不用過於神化,因為其本身也有許多不足,像是它假設人會在四個面向偏向某一端或另外一端,但每個面向其實都是光譜,更多人是分佈在光譜的中間稍微偏某一邊,以內外向這個維度當例子的話,還有第三種介在內向與外向之間的性格--綜向(Ambivert),這種人格就有可能會覺得 MBTI 的描述沒有說得很正確。4

另外雖然 MBTI 是在榮格的理論上發展的,但心理學界普遍仍將它視為是大眾文化而不同意是正式的科學。較為心理學界所承認,也有研究指出其測驗結果和學術、工作成就有關聯的測驗,叫作大五人格模型(Big Five),它也是用問答的方式,測出一個人的五大特質:經驗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親和性、情緒不穩定性。但我認為我做這個測驗容易失準,因為我一直在追求經驗開放性高、盡責性高與情緒不穩定性低的自己,所以很容易就做出偏向「理想我」的答案,然而作為另一種認識自己的方式還是挺值得參考的。

認識你自己

星座也好,MBTI、大五人格也罷,這些工具終究都回歸到「認識你自己」這句被古希臘人奉為圭臬的箴言。我們總有種錯覺,覺得認識自己有什麼難的?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還有誰了解自己?但仔細想想,我們醒著的時間,都把精力放在外部的人事物上,而鮮少花時間去省思一些基本的問題,「我到底喜歡什麼?」「我的優、缺點有哪些?」「我如何看待親情、友情、愛情?」,然而,正是在叩問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擺脫無頭蒼蠅的盲目與迷惘,知道自己人生的意義與目標。

我總覺得人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立體圖形,我在這裡寫的每一篇文章就如一刀切開了一個切面,這些切面都正確地反映了一部份的自己,但也就只是一部份,像我很認同 MBTI 對我的描述,然而它卻沒辦法測出我在大五測到的高經驗開放性與低情緒不穩定性,而那也是我很重要的個性組成之一。

要切幾刀,得到多少個切面,才能完整的了解自己呢?會不會探索自己的速度太慢,以致昨日認識的自我已經不是今日的我?

小時候讀瞎子摸象的故事,結局以路人嘲笑瞎子作結,現在卻忍不住好奇後續:瞎子要怎麼才能認清大象的全貌?悲觀的想法是,瞎子終究是瞎子,任憑其摸透了遍也無法知道大象的模樣;但我更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只要他們不主觀臆斷,只要彼此願意交換資訊,最終總能拼湊出大象的面貌。

在探索自我的路上,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也許當不了那個冷眼旁觀嘲笑瞎子的人,至少,我們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慢慢找尋答案。


  1. 沒錯,這句話在貼標籤,但這篇文全部都在討論如何貼人標籤,所以就原諒我濫用刻板印象吧哈哈哈 ↩︎

  2. 這句話又要得罪討厭星座的人了XD ↩︎

  3. 另一種可能是我小時候就看過星座的描述,自我催眠自己就是那樣的人,久而久之就真的變得符合星座的描述,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自證預言。不過星座,或者說自證預言的力量真的大到可以影響、改變一個人的個性嗎?想想就覺得很可怕呢。 ↩︎

  4. 不過大部分的 MBTI 測驗結果都會提供四個面向的分佈情況,如果發現某個維度很靠中間的話,也可以參考另外一個字母的組合,例如測出來是在內、外向的維度很中間的 INFP,不妨也去參考 ENFP 的描述。 ↩︎

成為各處

有些事情是這樣的,你可能很早就聽說有這個東西,也許是在跟朋友的閒聊中,也許是路過看到一張介紹的海報,但它就只停留在腦海的最淺層,而你從來沒去進一步思考細節,沒想過這件事你可不可以做,或是做這件事的目的和樂趣可能可以是什麼;沒有,你僅僅只是「耳聞」這個東西而已。1

對我來說,所有的「出國夢」,包含留學、交換學生,很長一段時間都只停留在「耳聞」這個階段。

也許是我總覺得出國一定要花很多錢,而那根本不是大學就被迫要經濟獨立的我可以負擔得了的;也或許是因為大一我就放棄追求 GPA,而出國留學、交換學生好像都需要很好的成績才有可能成行。

不過說到底,這些印象也始終都是「耳聞」來的,有多少是真實情況?我們的生活又有多少被這種自己腦補的印象所限制,而沒機會踏出第一步?

總之,我一直不曾將出國視作一種可能的選擇,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

分享的額外收穫

大二下學期時,我投了很多間實習的面試,並在 ptt 分享了面試心得。在推文中有幾位前輩不約而同的提到出國:

推 crossdunk: 看起來不要落下英文可以出國惹 05/21 18:23

推 Meow0129: 大學暑期實習結束後還是好好念書比較實際喔XD 05/22 22:32

→ bben900911: 同上,拼在校成績和英文。 05/22 23:04

→ bben900911: 就算美國公司不好進,位在日本的跨國企業也是可以考慮

推 marmarmar: 加油 ! 履歷有i社實習 對國外軟硬體公司都蠻認可的 05/23 23:21

雖然當下我以「我成績很差,而且也沒錢XD」作為回覆婉拒了前輩的提議,但我第一次開始認真思考出國的可能性。

有趣的是,這幾則推文並沒有明確提到出國讀研究所,而出國讀碩士通常是資工系學生要去美國工作的最主要,也最簡單的途徑。

為什麼說畢業就丟美國公司履歷, 直接找到北美的工作難如登天? 因為… 沒有身分, 如果美國公司想要直接錄取你, 需要請律師+花錢幫你辦身分跑手續 美國是資本主義的國家 當自己本土就有一堆剛畢業留學生, 英文不錯, 也沒有身分問題(讀工程領域, 畢業後有3年的工作簽證), 為什麼需要花更多錢找一個台灣的大學畢業生? # 土生土長 | 我們如何成為北美軟體工程師 | 這才是真實過程

除非是百萬人取一的天資與實力,要在沒有美國身份的情況下被美國公司錄取實在太困難了,因此去美國讀碩士,再利用畢業後合法的身份找工作,是最多有美國夢的人走的,也是最容易成功的路;如果在台灣讀完碩士,又想要去美國工作呢?去美國讀第二個碩士——聽起來有點荒謬,不過世界的確是這樣運作的。

如果推文都是說去國外讀研究所的話2,我可能會因為經濟和成績的限制而反射性的拒絕,也就不會有後續的思考了。

出國的第三種可能

如果不是在煩惱要不要讀國外研究所,又有什麼好思考的呢?答案是,我在想從台灣投美國實習的可能性。

實習仍然需要公司協助處理身份問題,但因為我知道一位前輩在沒有身份的情況下錄取了美國微軟的暑期實習3,既然前人已經走通了這條路,雖然不知道難度有多大,至少成功的機率不是 0,好高騖遠的我開始在盤算一個聽起來很瘋狂的計劃。

野心

此時是 6 月,大二下學期正要結束。我已經考慮快三個月要不要提早畢業的事情,卻意外插入了海外實習的可能性;這裡提的海外實習是大三升大四的暑假,看起來很超前佈署,畢竟是一年後的事情,不過美國公司的暑期實習往往在前一年的秋天就開始面試的流程了,所以這時候去想也不算太早。

我想的是,如果真的拿到了國外公司的 offer,就在四上休學一學期(因為國外暑期實習通常是十二週,很難如期趕上台灣的開學),看有沒有機會在休學的這一學期中服完兵役,再在四下復學,修少少的學分畢業。

為什麼不大三畢業,然後在那一年的暑假去實習?因為大部分公司開的實習,都要求在實習完畢後要回到學校繼續學習4,故若真的去海外實習,勢必就要放棄大三畢業的計劃。

想法成形,我自己都有點被自己的野心嚇到,但查了好幾天的資料又覺得好像是可行的--那就試試看吧。

時也?命也?

升大三的暑假,白天忙碌於實習,晚上忙著聚會、社交,就只能抽空在一大早去公司,用上班前的空閒,刷面試常見的程式題來練習;到 9 月才開始認真準備面試的東西:練英文口說、寫大型程式專案、改履歷,並開始搜尋各大公司的實習職缺投履歷。

從 9 月中到 10 月底,大約投了 50 間公司,只有四間有進 pre-test 5,其他大部份是當天或隔天就收到拒絕信了。而那四間在我做完 pre-test 之後也沒有任何聲響,幾個月後才陸續再收到拒絕信。

或許會有幾年後的讀者無意間找到這篇文,所以容我帶個背景,當時是 2020 年中,美國本土正在被 Covid-19 無情肆虐,2020 年暑假的實習不是改為遠端就是關掉,連正職的情況都不太樂觀,所以 2021 年的暑期實習是處於僧遠多於粥的情況,比歷年都還要多的人在競爭同一個職位。

在投履歷的過程,我只能如實的說我沒有簽證,這應該是很多間公司在當天就可以發拒絕信的原因;因為疫情而不考慮收海外學生也是可以預期的6。另外被拒絕肯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己太弱了,雖然有前輩的例子可以參考,不過他可是交大資工第一名畢業,況且還比我多兩年的經歷,實力的差距真的是不能以道里計。

總之,到這裡我就放棄了7,尤其大三上又是我負擔最重的一學期,實在沒有多餘的心力空耗在這些看不到希望的事情上。

特別將這段過程寫得比較細,雖然是失敗的經驗,也希望或多或少的能鼓勵到更多人去台灣以外的世界看看。常常會聽有國外經歷的前輩分享說台灣人都很優秀,只是沒有勇氣踏出舒適圈;我在 intel 常常要和國外的 IT 打交道,得到的體悟也是如此(有些外國人真的是同一件事要講三四遍他才知道你在說什麼…)。

可惜在台灣,好像周遭的人很少會想得到用這種方式走出台灣,然而用三個月去體驗美國的職場與生活,確定國外的生活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應該是超級划算的吧?畢竟,也不乏有人去美國讀完研究所、工作後才發現當地生活與自己不合的。或許寫文的當下還不是太適當的時機,等疫情相對平穩之後,還是學生的人也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試試看:)

從海外實習到海外正職

找不到美國實習,就只好按照原定計劃,如期三年畢業了;恰逢年底,也該開始找預聘的正職。就在這時,我在 ptt 翻到一篇可以幫忙內推新加坡 ByteDance 的文,沒考慮太多就申請了,畢竟前面投了這麼多間海外公司,對流程已是駕輕就熟。

後續的時程表大約就如這篇分享的面試心得文提的,這裡便不贅述。不得不誇讚中國公司的效率,不到一個月就完成 pre-test 和三場面試,在 2020 的最後一天順利拿到 offer。

完美的一切,除了…

原以為找正職工作的過程,就算不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至少也是和大二找實習一樣要面個五六間,沒想到第一間就拿到了 offer,雖然打亂了計劃8,考慮半個月後還是簽了約,塵埃落定。

為什麼會接受 ByteDance (TikTok/抖音)的 offer 呢?資工系做的工作廣義上雖然都是寫程式,但領域還是差滿多的。我做的工作是 DevOps/SRE,一句話帶過就是寫程式來管理電腦,如果需要管理的電腦數量愈多,要處理的方方面面就愈複雜。

用一個比喻來說明的話,帶領百萬雄兵的將軍,顯然是比百夫長來得有價值;如何讓百萬士兵運轉如幾百人一樣流暢,如臂使指,就更考驗將軍的本領。

使用者愈多代表流量愈多,也就代表需要管理更多台電腦;而抖音因為產品面向的是全世界,加上產品本身相當成功,每日要處理的是台灣公司難以企及的億級流量,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速度和學到的東西都會是在台灣大部份企業無法達到的層級。

另一方面,ByteDance 還是一間很年輕的公司,雖然近幾年大幅擴張,管理仍相對扁平化,我個人喜歡不受太多拘束、有自主空間並可以發揮影響力的環境,感覺 ByteDance 在這方面比較符合需求,不過也是要進去才能驗證就是了。

完美的工作內容、產業、地點9、公司規模與管理模式,甚至連薪水也遠高於以前對第一份工作薪水的想像,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除了它是中國公司以外。

國高中的我還滿憤青的,對於各種時事、社會議題總有說不完的意見;大學以後雖然趨於虛無主義,但討厭中共的情感還是在,這也是我猶豫的主要原因。

然而另一方面,看到美國幾間高科技企業壟斷、販賣隱私、打壓多元,讓人感慨天下的烏鴉一般黑,上述的一切又那麼的吸引人,加上接受 offer 就可以放長達半年的假,想到這就還是簽下去了。

出走

說了這麼多好像都沒有寫到為什麼會想出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要多看看不同的世界吧。就像有些人會申請交換學生一樣,去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感受當地的文化等等,網路上許多人對交換學生的想像或收穫,大致上應該都符合我想出國的想法。

我從高三開始就在刻意的錘鍊自己對於經驗的開放性,換言之,我一直不斷的在尋求新的體驗,一開始是半強迫自己,後來則變成一種習慣了;加上好幾份實習已經充份體驗台灣的職場與工作環境,出走台灣在這樣的脈絡下就成了非常自然和合理的選擇。

下一步呢?自我期許是希望在新加坡待個一年就好,最久不超過三年。這麼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把出國工作當作一種追求人生體驗和開闊眼界的方式,而沒有想要久居國外的意思10;另一方面我以敏捷開發敏捷管理的方式在規劃未來,而敏捷的精神就是擁抱改變,快速的疊代,待太久既不敏捷,也沒辦法增加更多的人生體驗,更會減少反脆弱性,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留個記錄,因為和提早畢業的理由有很大的重疊,之後寫相關文章時會再花更多篇幅來解釋。

最後,節錄自己非常、非常喜歡的一首詩作為結尾。

趁你還能走,趁遠方對你還有感情

趁時間尚餘些些,可以受傷也足夠療傷

快走快快走,不要為我在這裡

要為自己成為各處

《李進文/成為各處》


  1. 人的大腦傾向最節省力氣的思考方式以提高效率:我們不可能對於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概念或每件事都去深度的思考,所以刻板印象這種貼別人標籤的方式,或是習慣這種讓生活得以自動化的方式,都是大腦為了省力,演化的結果。想要了解更多這種大腦運作的方式,可以參考《快思慢想》中對系統一和系統二的描述;在一些心理學、行為經濟學著作也都具體描述了這種機制。 ↩︎

  2. 那幾位前輩可能意思還是叫我出國讀研究所,不過沒有講明就讓我有另外自己解讀的空間。 ↩︎

  3. 附帶一提,這位前輩我從高三開始追蹤,影響我甚大,連這個部落格的模板也是跟他用同一套(也因為懶得找更好看的哈哈),可能會寫一篇來談這些因緣。 ↩︎

  4. 我其實不知道這種要求有什麼用意,如果有人知道也可以留言或私訊我,我滿好奇的XD ↩︎

  5. 包含線上寫程式題目、玩小遊戲測知覺/數學/反應能力、寫 project 等等,共通點是不會跟面試官說到話,是篩人的第二關;第一關是履歷,但也有公司是履歷關不刷人,所有人都讓你做 pre-test,反正 pre-test 成本低。 ↩︎

  6. 這一部份純粹是猜測,我除了在 intel 實習認識的留學生同事以外,就沒有什麼管道可以拿到美國的資訊了。 ↩︎

  7. 必須說我在這過程中也沒有太努力,聽許多留學生分享他們找工作,很多都是丟一兩百間公司,畢竟有背水一戰的壓力;而我履歷都丟同一份,也沒有額外寫 cover letter,原因是大三上真的太累了。 ↩︎

  8. 之後大概兩個多月都處在一種沒有目標而精力空耗的狀態。 ↩︎

  9. 如果是美國的話,還是會擔心適應不良的問題,但新加坡不僅離台灣近,文化也同源,論缺點就是法治比較嚴厲,政治不太自由吧。 ↩︎

  10. 我深信台灣是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國家。 ↩︎

蛋研 (1) - 偶然

台大蛋研社,全名蛋糕製作研習社(ESC),就是做蛋糕的社團

大學的第一個社團

那篇文章中曾提及,我在升大學的暑假開始玩調酒,所以很自然的就在大一上時加入調酒社

雖然很有興趣,可惜在調酒社的體驗並不好,核心幹部只有四人,新社員卻收了快 150 個,導致有機會參與實務操作的實習課必須大排長龍,每次去領了號碼牌後,總得在那邊等上一個多小時再花五分鐘調個一杯酒,討厭排隊重視時間的我去懷疑人生了兩次之後就再也沒去過。不過那時窮到沒錢跑酒吧,最常跟朋友做的娛樂就是在租屋處調酒自娛娛人,也不缺實戰的經驗就是了。

除了實習課糟糕的體驗以外,連社員彼此的相處模式也不怎麼讓人喜歡。參加社團的人多半只為了可以喝到好喝的酒,好像對調酒本身並沒有太大的興趣;若是這樣也無妨,不過在社課中大家的交流少得可憐,一堂社課結束,和同桌除了詢問「剛剛那杯是什麼啊?」以外大概沒有更有意義的對話了。

現在去回憶那段時光,會覺得這樣的缺少互動是滿不尋常的,畢竟大家會參加社團或多或少都渴求在社團內獲得友誼,如果有人主動打破僵局,大概就會收穫到很多朋友。可惜當時的我社交技能還沒點夠,未嘗過主動的甜頭,也不知道用酒來社交是多麼簡單的一件事,所以學期結束除了讓幹部認得我以外,就沒有交到新的朋友了。

因為調酒社是學期制,每學期教的東西大同小異,而我在調酒社既未交到新朋友,又把東西學得差不多之後,覺得沒有理由留下來接幹,就退出調酒社了。

從調酒社到蛋研社

蛋研社不同於調酒社,是學年制(一年交接一次),但每學期都會招生,而下學期招生就會和上學期的舊社員一同上社課半年後再一起交接。

我在系上的一位好朋友對於烘焙極有熱忱,也在一進大學就加入了蛋研社,於是在寒假的時候,我朋友秉持著他對做蛋糕的熱情,毫無理由的相信大家都會跟他一樣喜歡做蛋糕,到處推坑別人加入蛋研。

當他問到我的時候,我剛退出調酒社,正苦惱下個學期要如何填補多出來的空閒,不過--做蛋糕?認真?我可沒有任何製作甜點的經驗--甚至我可不算一個愛吃甜點的人呢!但思考幾天之後,我就遞出了入社表單。

那時候會想加入蛋研的原因大概有幾個,其一是調酒:為了組合出想要的風味,需要採購大量不同的酒類,所以我那時候在租屋處擺放了大約快二十瓶不同種類的酒,但平常朋友來才會喝酒1,有些酒又不易久放,我就在想有沒有更有效率消耗這些酒的方式,剛好朋友說有些甜點會加酒增添風味,對於那些稀奇古怪的酒如何應用在甜點感到非常有興趣,就想試試看。

我的興趣廣泛,但有些看似不同的興趣,我後來發現我享受的是同一種樂趣。做影片也好,寫程式也罷,調酒、煮菜,都是用有限的素材創造無限的可能,我發現在這一類創造性的活動中,我可以很輕鬆的就進入心流這種身心靈完全投入的狀態,從已知推未知,我相信做蛋糕這種同樣是照著自己想法運用素材,而創造成品的活動,也會有非常雷同的體驗。

於是我就在入社表單把上面這兩段提到的理由加以延伸,因為沒有任何甜點經驗,入社動機有泰半都在談對調酒的熱情和經驗。蛋研可不是太好進的社團,每年申請者眾,然而為了控管廚房使用的品質,錄取率大概只有四分之一不到--也因此這份看似任性、離題的申請表單居然能被錄取,連我自己都感到有些意外。

蛋胞2、留社與選填幹部志願

在蛋研的社課體驗比調酒社好一些,因為有固定的組員可以交流、足夠的實作時間,在調酒社感受到的缺點都沒有在蛋研重複;不過我由於沒有甜點經驗,對於器材的用途和烘焙技藝是屬於兩眼一抹黑的程度,就不敢太主動的去接手複雜的工作,生怕搞砸了大家的努力,所以在技巧上也就沒有多大的進步。

另外因為小組的人數滿多的,大部份時候許多人沒事情做,就得依靠尬聊來打發時間。我是一個內向3的人,對於尬聊這種多數內容沒有意義的對話,雖然可以應付,卻很消耗自己的能量,因此有時在結束一天疲憊的生活後,就懶得去社課以節省精力。

蛋胞時期,蛋糕大賽的小組合照(沒有全部人出席)

蛋胞時期,蛋糕大賽的小組合照(沒有全部人出席)

和同組的組員只是點頭之交4,又沒有學到多少製作甜點的技藝,好像跟半年前在調酒社一樣,沒有留社的理由。但當時退出調酒社是因為我已經該學的都學得差不多了;而在蛋研待了半年,我仍沒有自信能自己獨力做出好吃的甜點,如果就這麼退社,之後要重新開始學做蛋糕不知道又要多花多少時間和心力?當上幹部就可以自由運用社團的廚房,也許就可以真正的入門這項興趣了吧?

雖然這麼想著,我還是猶豫了很久,填留社表單的事一直拖延著。如果不是因為之前社內活動認識了新任社長,沒有被她催促,我最後滿有可能就忘記這回事了。

事還沒完,既然要留社就要填選幹部的志願,蛋研社的幹部扣掉社長,分成活動副社、網管副社、行政副社、教學、廚管、採買、總務、美宣、大家長,與家長。出於一些莫名其妙的誤會,我以為家長(沒有職位的幹部)就是大家長,而我認識的上一屆的大家長,親和力十足,對於每個社員都能叫出名字並在幾句話內就讓對方感受到暖暖的被關心的感覺,我自嘆不如。既然覺得沒有能力擔任大家長(家長),剩下的選擇也就不多,我最後依序填了活動副社、總務、採買。

那時候對於活動副社的職責其實並不了解,就只是很隨意的刪掉不想當的職位,再很隨意的排了順序,而把活動副社排在第一志願也只是覺得它看起來不像總務、採買一樣工作內容明確,陌生的內容帶來一種有趣的感覺。日後和同樣是活動副社,一起共事了一整年的趴呢聊到,她很認真的在送表單前跟上一屆的前輩請教了活動副社具體的職責,和我的漫不經心形成反比…重來一次,我覺得的確應該要更慎重的看待;這個職位所扛的責任,以及在大社擔任副社的意義,在填志願的時候我都完全沒有想過。順帶一提,那時候的我很莫名其妙的處於一種行動不考慮後果的狀態,例如去 COOL 實習也是說走就走的隨興決定。

始於偶然的旅途

花了這麼大的篇幅鋪陳,僅僅想說明一件事:我可以當上蛋研 31 屆的一員幹部,甚至是活動副社,這中間歷經了入社、留社與選填幹部志願,每個環節都不是那麼必然--反而是層層荒謬的偶然堆疊出來的結果--如果我不是退出了調酒社,如果我不是剛好有一個蛋研社的朋友,如果審表單的人覺得我都在顧左右而言他而刷掉我,如果我就這麼放棄了烘焙,如果我沒有認識新任社長,如果我知道可以當沒有職位的幹部--每一個分岔路,從後見之明來看,僅僅一個小細節的變動就會推翻了整個歷史。

如果沒當上活動副社呢?我不能自大的說蛋研 31 少了我一個幹部,對其他人的生活會有多大的不同,但對我而言,若無大二這一年幹部生活的淬鍊,沒有這一年籌劃各種活動培養的細膩,沒有這一年不斷解決一直蹦出來的問題所薰陶的自信,沒有這一年遊走在 40 人的幹部群所訓練的對人際往來的敏感度,沒有這一年不管提什麼看起來荒唐的主意都有人支持的依靠感,沒有這一年與一群伙伴一起行動的快樂,後續影響職涯和人生的種種決定,既沒有能力轉化成行動,甚至連孕育想法本身的土壤都不會存在,而這種既深且廣的影響將會持續的影響我之後的五年、十年,雖然現在講這些,依據的僅僅只是一種感覺,但我就是深深相信著。此為後話。

一層偶然疊著另一層的偶然,層層的偶然卻造成了那麼大範圍的影響,有時回顧人生,總是會有種想臣服於那冥冥操縱一切的力量的衝動,同時也使人更珍惜著自己現在所擁有的。

後續的文章,請見 蛋研 (2) - 合作蛋研 (3) - 催化劑


  1. 我在提過了不會一個人喝酒。 ↩︎

  2. 蛋研社將成員分成老人(退休的幹部)、幹部與一般社員,蛋胞是對一般社員的暱稱。 ↩︎

  3. 多數人對於內向有滿多誤解的,內向的人是指在與人相處時會消耗能量,不必然代表不善社交、害羞或話少,之後會寫另一篇文來聊聊。 ↩︎

  4. 後來當上幹部後倒是和很多本來同組但不熟的人都變成好朋友了,有時世事就是這麼奇妙XD ↩︎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幼稚園的放學前老師會指派作業,完成的人就可以去玩具區玩到家長來接送;而我為了多一點獨享玩具的時光,總是拼第一個寫完作業;如果晚了幾步,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輪流或共享玩具,就會很不自在。1

時間快轉到小五,當時的導師常常讓大家在課堂的後半段訂正作業、考卷,給她檢查後,其餘時間就可以自由運用;我每次都搶當隊伍的前幾個,如果那次的作業錯誤比較多,完成的時候隊伍已經大排長龍,我索性就在座位上先做自己的事(那時候正是愛看小說的年紀),等到隊伍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去讓老師檢查。

高中的通勤日子,為了享受捷運的座位,我 5 點多就起床,到學校時還不到 7 點,這樣的生活竟堅持了兩年2,只因為不想和上班族、學生一起擠捷運。這樣的想法即使大學去實習後也沒有變,我總在早上 7 點半就到公司,如果超過 17 點還沒下班,就會待到 20 點以後才離開公司,一切不過為了避開尖峰的車潮而已。

仔細想想,「別去人多的地方」幾乎已經內化變成行動的準則了3,小至健身房我也仍選擇離峰時段前往,大至在學校、職涯的選擇中我也隱隱透露不想跟隨主流的想法。

是好勝,還是厭惡競爭?

2020 年的後半段,也就是 109-1 學期,我和一位讀台大商研所(MBA)的朋友一起修了一門非常耗時耗力的管顧課4,同時各自也修了 20+ 的學分,加上一個禮拜 2-3 天的實習,我們無疑是在挑戰學生爆肝的極限。即使已經過去三個月了,回憶起那段日子的生活仍會覺得餘悸猶存。

前一陣子聚餐時,我問那位朋友我好奇已久的問題,為什麼你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累?她平淡的回我,「我就是一個很好勝的人啊。5

好勝嗎?這麼簡單的答案,讓我細細咀嚼了好幾天。我反覆檢視了過往人生努力的動機,卻好像沒有一項經歷可以套用「好勝」這個答案,如果真要歸納,很多時候,就像前段所舉的例子,反而是不想和人競爭這個相反的答案促成了我的努力。

競爭作為燃料

我也曾經試過以競爭來督促自己努力,那是高二重新分班後的某一次段考,此前的段考我名次都在中游,雖然不算太差,但和屢屢班排前五的高一時期比可就差遠了。高一就和我同班的朋友激勵我要我考好一點,我當時也覺得好像不應該再那麼廢下去了,所以改變自己習慣的讀書節奏,逼自己花更多時間在課業上。

但現實並不是童話故事,並不是好人就一定會被獎賞,而多付出的努力也就只是白努力,我的段考名次和前一次相差無幾。此後我則安於現況(安慰自己努力過了,也沒有辦法改變什麼)。不過到了高三學測分數班排前三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後來回想這段經歷倒也覺得有趣,「當第一名」這件事本身從來就沒辦法當成激勵我的動力,如果當第一名和最後一名都可以做到我想要做的,何苦去爭那所謂的桂冠光環?我不知道爭奪段考的名次有什麼意義,但衝高學測分數卻能讓我能更自由的選擇我想要的學校與科系,兩者的差別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所以當我嘗試要以競爭作為動力時,其實內心深處的自我充滿了懷疑,「你為什麼要當第一名?贏過別人有那麼爽嗎?」既然沒辦法真正的說服那個心裡小小的自己,有這樣本我與超我的不協調,無法有預期的表現也就在所難免。

內捲

談到競爭,海峽另一端,被揶揄充滿「狼性」的中國肯定對它有更深的思考,而他們這幾年熱烈討論的「內捲」,正是對競爭激烈的社會的反思。

要解釋什麼是內捲,以下這個例子可能滿形象的:

在一家公司,所有員工都按時上下班,完成8小時的工作量。但突然有新員工到來,自願加班完成10小時的工作量,以換得領導的欣賞與嘉獎。為了與之競爭,獲取更多利益,原本按時上下班的員工也打起精神加班,久而久之,10小時的工作量反而成為常態,員工平白多付出勞動,卻不再能換取與付出相應的報酬與嘉獎。 ──《今天,你內捲了嗎?

上面這篇引用的文章對內捲有非常精闢的介紹;且讓我(偷懶的)再引用一段引文:

所謂內卷性不僅僅是說競爭激烈不激烈的問題,而是說白競爭,明明知道最後的收穫也沒有什麼,大家還是要競爭。不知道除了競爭之外,還有別的什麼方式值得去生活。如果你退出競爭的話,你有道德壓力。 ──《人類學家項飆談內卷: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

所以內捲描述的是一種「大家愈來愈努力,但收穫並沒有因此而增加」的現象,但也許內捲只會出現在對岸這麼競爭的環境而已吧?

震驚社會的自殺潮

半年前,我的學校,台大在五天內發生了三起自殺案例。諷刺地,因為它所謂「第一學府」的光環,那些與台大有關的、與台大無關的,都在熱鬧的討論著。新聞未曾公佈當事人的死志從何而來,也未曾描繪他們的人生經歷,但大眾總能捕風捉影,憑空想像出一幅畫面,在這樣的海市蜃樓上對「台大人」這個標籤之下的群體倚老賣老、指點迷津,有時真是佩服這些嗜血的群眾。

扯遠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倒也因此誕生了好幾篇很棒的文章,例如報導者這篇被五千多人分享的《走入優秀和多元競爭力的背光處──被頂大魔咒困住的年輕人們》。

考上台大研究所時,貞璇在社群媒體上寫下,她得繼續在所謂主流的康莊大道上奔跑,不敢延畢、不敢休學,也不敢停下腳步去思考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害怕「一時任性」便會辜負了誰的期待,又或是鬆懈大意就會落後了誰。她說,身處在逆爭上游的魚群裡,她沒有勇氣游向他方,因她不是為了自己而活。

對在台大的我和我的朋友,文章所寫的就是我們的日常--我們總能舉出哪位同學,或甚至是自己,被周遭優秀的同儕壓得喘不過氣來;又或許那位平常掛著陽光笑容的同學,背後已去過好多次的心輔中心,在不同的心輔師之間尋求被同理、被撫慰的可能,而這些痛苦、挫折,因著我們對自己的高要求與完美主義,藏得可好好的,不會輕易讓別人知道。

競爭淘洗著一群最優秀的年輕人,我們就在這大洪水中掙扎,直到精疲力竭。

體制的共犯

在八成以上學生都會繼續讀研究所6的資工系,我選擇了提早一年畢業、不讀研究所,又是走了一條人煙稀少的路。從結果論來看,是還滿(世俗角度的)成功的,然而,當我在考慮要不要讀研究所時,我並不是因為能預知到今日的結果而選擇7,我只是清楚的知道最糟的結果是什麼,而我甘願承擔,如果能讓我脫離無謂的、充滿內耗的、課業上的競爭。8

對於課業的困惑,隱約已在大一回顧文中透露了,而當單純競爭的動力不能說服我努力時,很自然而然的就會去思考每一個行動背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追求成績為什麼要賺更多錢?當我不斷的往下追問「為什麼」時,最後得到的一套答案總是無法說服我去追隨主流。

在我申請大學的備審中,我也舉了很多我反骨的例子,但是是為了說明我追求自由;過了三年,於畢業前夕寫下這篇文時談的卻是競爭,或許正是因為在這間學校中從朋友、同儕那邊感受到了太多的疲憊與力不從心吧。

懷著複雜的心情寫下這篇文,報導者的文章中有這麼一句:

「大家都在強調成績和競爭的時候,你是跟不上那個競爭的人,其實是會很痛苦的,這件事情讓我一方面想要成為最前面的人,另一方面又覺得最前面的人是繼續這個循環的某種共犯。

雖然我的動機並不是為了贏過別人,但是走在自己喜歡的路上,最後的結果卻驚人的和競爭的人們殊途同歸,而我也很確信我的經歷或多或少的助長了競爭的烈燄。遺憾的,我對此無能為力,我無法阻止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分享我走過的路,或許,或許,能幫到一個受苦的靈魂也說不定?9


  1. 雖然童年記憶一向容易遭到腦袋竄改和編造,並不可靠;但這段畫面從我國小就常常想起,所以我並不懷疑它的可靠性。這段畫面也像是我整個人生的隱喻一樣,但我並無意在這篇文章延伸說明。 ↩︎

  2. 到高三因為翹課變得更頻繁,就不再堅持一定要到早自習了,所以可以 9 點多快 10 點才到學校;而且這時候多用 youbike 來返北車和附中,也不會有擠捷運的問題。 ↩︎

  3. 讀完整篇文,不熟悉我的讀者可能會以為我是離群索居的人,事實上剛好相反,而我是怎麼消解既討厭從眾、競爭,又能遠離孤僻的矛盾,留待之後寫文說明。 ↩︎

  4. 課名為「策略顧問:方法與實務」,英文簡稱為 SCAP,大約需要平均每星期投注 10-20 小時,期中、期末可能會到 30 小時以上。 ↩︎

  5. 後來和這位朋友聊,她說她的「好勝」比較像是跟自己比,不容許自己犯錯。但既然她讓我錯誤解讀了這麼久,就繼續將錯就錯吧哈哈哈。 ↩︎

  6. 根據系上的Q&A:「系上的學生畢業後幾乎全數繼續唸研究所」。 ↩︎

  7. 當時的猶豫,可以見[請益] 不讀研究所去走DevOps或軟工?。好笑的是,在這篇文得到的回饋反而讓我更迷惘,最後還是跟自己不斷對話後找到答案。 ↩︎

  8. 讀不讀研究所,差別很直觀的體現在薪水。我在確認就業市場後,覺得至少可以拿到月薪 4-5 萬的工作機會,這樣的薪水幾乎可以說是工程師的下界(但很諷刺的,卻是某些科系起薪的上界),而我在衡量生活水準後,認為這個數字我可以接受。更進一步的去想像,當同學研究所畢業後領著年薪百萬或月薪 10 萬的工作,我到那時會不會心理不平衡?答案是不會,因為我從一開始就選了我想走的路,自然是甘之如飴。但也會想,這答案會不會太過天真?或許過幾年被社會的大染缸染得更黑之後我會對薪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若真是這樣,到那時我就去補習班蹲個一年考研究所,回歸到主流的人群之中。思考到這,我就不再害怕脫離主流的選擇了,因為我已經把最糟的後果想得很清楚。 ↩︎

  9. 如果有人想試著走我這條路的話,請記得倖存者偏差,也許很多人都走跟我一樣的路,但他們不見得有和我一樣(世俗定義的)成功。不過逃離競爭的目的是為了追求世俗的成功嗎?我想,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