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與 MBTI
如何一句話得罪理工人1
我相信星座。
身處在理工科系,應該有很多同學打著理性、科學的大纛,磨刀霍霍準備找我理論。沒錯,我知道星座是偽科學,星座是一種巴納姆效應(指星座、心理測驗以適用於絕大多數人、模稜兩可的描述,讓讀者覺得高度準確),星座是一種認知偏誤的結果,這些我都知道。
我相信星座,是因為它很準確的描述我的個性——我就是一個很標準的摩羯座。隨意的從 google 搜尋挑了一段描述:
摩羯座就像是隻走在高山絕壁的山羊一樣穩健踏實,會小心翼翼渡過困厄的處境。通常都很健壯,有過人的耐力、意志堅決、有時間觀念、有責任感、重視權威和名聲,對領導統御很有一套,自成一格,另外組織能力也不錯。
和其他土象星座一樣,是屬於較內向,略帶憂鬱、內省、孤獨、保守、懷舊、消極、沒有安全感,也欠缺幽默感,常會裝出高高在上或是嚴厲的姿態,以掩飾自己內在的脆弱。
通常他們也絕少是天才型,但是卻心懷大志,經過重重的歷鍊,到中年期才會漸漸擁有聲名和成功。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安定的向上心和堅強的毅力,加上擅長知識和經驗的累積,如此才一點一滴的達成目標的。
全中,或至少符合我的自我認同。
其他星座的描述並沒辦法讓我有這種程度的認可,我試過把星座的描述打亂並盲測,雖然會挑到剩下兩三個覺得都還算符合,但若要選出最有共鳴的則一定是摩羯座。所以星座至少對我而言,並不全然的是巴納姆效應(如果描述的版本夠有鑑別度,而不是所有星座都長得差不多的話)。
但摩羯座的一大特徵就是理性2,我同意單用出生日期來決定個性或甚至運勢,是很不科學也缺乏根據的;我也同意很多星座的描述流於模稜兩可,才會有很多人認同。
我相信星座這句話的更精確說法應該是:「我認可星座對我個性的描述。」3
星座的價值
上個月去聽了一場語言心理學的講座,剛好講到星座,講者的論點我覺得挺有意思的。他說,許多觀念是很具體又簡單的,例如顏色、形狀,我們可以馬上舉出實際例子;但「個性」卻是很抽象的,我們無法很輕鬆的就想到跟個性有關的形容詞,而星座給了我們一個方向標,讓我們可以有一個具體的輪廓來討論。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當我們說「他就是一個典型的金牛座啊」,對於熟稔星座的人,聽到「金牛座」,腦海裡馬上會浮現出「一團」人格特質,而我們再在這一團人格特質上討論哪些符合,哪些又不符合我們所討論的對象。
如果沒有星座,我們就要一個一個形容詞拿出來討論,「幽默」、「務實」…,但要快速的想到這麼多形容個性的詞並不容易;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星座的確是能讓我們比較容易的聊彼此的個性,也難怪星座一直是熱門的聊天話題之一。
十六型人格 - MBTI
不過,要更了解自己或別人的個性,有沒有比起星座更有根據的方式呢?有的,那就是十六型人格(MBTI)。
MBTI 是根據心理學家榮格的理論而發展出來的測驗,透過四個面向來將人分成十六種人格,這四個面向分別是:
- 心理能量的流向,是內向還是外向?(Introversion/Extraversion)
- 認識外在世界的方法,是感官還是直覺?(Sensing/iNtuition)
- 做決定的方式,是思考還是情感?(Thinking/Feeling)
- 處事態度,是判斷還是理解?(Judging/Perceiving)
每個面向可以把人分成兩類,因此每個人最後會得到一組四個字母的分類,例如上述四問題的答案如果分別是內向、感官、思考、理解的話,就會被歸類為 ISTP。
因為問的問題關乎個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而行為則通常反映了個性,最後得到的結果也就比較有信服力且貼近個人的。
網路上對 MBTI 的介紹不少,google 搜尋應該有很多寫得很詳細的文章;這裡附上個人使用過的測驗。
INTJ
我在大一時測過一次,隔了兩年又再測了一次都是 INTJ(內向、直覺、思考、判斷),其實人格是可能依著年紀和經歷而轉變的,所以未來會不會測出別的人格也不好說,至少目前 INTJ 描述我過去到現在的個性還是很準的。
來看看 MBTI 是怎麼描述 INTJ 的:
INTJ 在他人眼中會散發一股絕對的自信,一股穩重的自在。這份自在是對本身能力的真切認知,但看在外人眼中,可能被誤認是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事實並非如此,他只是明白自己到底有幾兩重而以。此類人算罕見,約佔1.5%。
談話涉及到他們擅長的領域,他們立刻能知道是否能幫上你,並道出實際做法。 INTJ 知其所知,更甚之,是知其所不知。如前所言,他們是當真知道自己有幾兩重。
INTJ 是完美主義者,但不會為堅持而堅持。他們堅持精進,但也相對務實。
INTJ 會不時質問:「這有沒有用?」,從其專攻的領域,至於普世社會價值都如是。 INTJ是個在框架外思考的人格,其人格在16型中,也是最為獨立的。
他們的嚴謹與想像力(相當奇特且imba的組合),使他們在16型中被稱做「系統建構者」。
INTJ 對其「系統」的堅持,猶如 INFJ 對其理想的堅持一般。在工作的時候,「完美主義+對世俗的不屑」會全力發作,使 INTJ 對工作中的自己與同事極度苛刻。
摸魚的人在 INTJ 眼中,評價一概迅速貶值,上級也不例外,而且通常都會讓對方明白自己的不屑。且說在 INTJ 中,不乏越權行事與獨裁的表現。
但講好的一方面, INTJ 是自己在前線賣命的主子,會很清楚每位成員的貢獻,論功行賞也會格外公平,他們也常能抓住其他人都看不到的各種機會。
…
人際關係是 INTJ 的致命傷。雖然他們是具備深度關懷他人的能力,也願意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神經營,但他們平時的強大能力常會在這種時候莫名其妙翻船。
會如此,主要是因為 INTJ 不了解許多普世價值的意義。
就舉一例:他們實在搞不懂一堆人在玩的戀愛遊戲到底哪裡好玩(其他類型通常都覺得很好玩)。
更慘的是 INTJ 通常重隱私,重個人時間,表面上也都波瀾不興,使他們容易被誤會。
問題的核心,應該是 INTJ 都希望大家能「合理」一點,這種對他人的過度期許有時甚至比 「感性種」(F)的極度感性還幼稚──只是要求的並非感性與體諒,而是徹頭徹尾的理性與直率。
在因應人際能力這項弱點方面,INTJ 最強的武器應該是他們的直覺和「努力經營」的意願。
身為理性種,自然不如感性種般具感同身受的能力。但 INTJ 可以透過直覺分析對方的語調、轉折與肢體動作的寓意,有效模仿感性種的能力。
這項能力可透過不斷對親人輸出關懷與支持而精進,也因如此, INTJ 所建立的少數關係通常都屬扎實、穩健、溝通良好之類。
摘錄自《INTJ 分析》
恐口說無憑,在這裡寫的一些文章,包含所描述的一些經歷大概都可以相呼應,例如對必修課微積分和普物的質疑「學這真的有用嗎?」;或是大家認為正常的花六年讀完大學、研究所是理所當然,我卻跳脫框架的選擇提早畢業、不讀研究所、出國工作,以及當蛋研的活動副社可以當得還不錯,是因為我同時能運用想像力天馬行空的發想活動,也能縝密的思考執行計劃可能會有的漏洞。
缺點其實也滿準確的,我高中時說話很直,會毫不留情的批評同伴不好的地方,自是得罪了很多人;因為重視時間,又追求一切都要合於理性,我也很不能接受瑣碎、敷淺的人事物,試想每件事都在內心默默先質疑一次「做這要幹嘛?」的人看起來會多不合群,就是那時的我。
從大學的社交圈來看這些缺點,可能都淡化,甚至也許已經看不到了,一方面是雖然早期有種種缺點而無法完全地被群體接納,我仍一直在強迫自己社交,隨著接觸的人愈多,觀察到愈多人與人來往之間不成文的規矩,我開始比較能了解什麼場合該如何表現才符合社會的期待,過去無法感同身受的情緒,在看過類似的情形一再發生之後也會知道,「啊,這樣做他會生氣」;並且我在高三時開啟了對心理學的興趣,對心理學知識的實際運用也讓我更能夠把握人性,理解、接納自己或他人心理上的弱點;最後,雖然還是不喜歡敷淺或無意義的人事物,但忍耐的上限,隨著閱歷增加而提高,而且我也會抱著「人生就是要體驗不同的經歷」這種追求多元經驗的想法,就能以另類的方式滿足自己總是想追求有用的心態。
內向?外向?
和大學朋友聊到我是內向的人,大多數人表示意外與不信,也許是因為在日常的語境上我們已經把內向和害羞、性格沉悶混為一談。然而就像前面提的,內向、外向的差別僅在於心理能量的流向--是傾向獨處以恢復能量(內向),還是在其他人面前會比較精力充沛、獨處時則覺得平淡和無聊(外向)?內向並不必然代表不善社交,只要能量足夠,內向者也能在公眾場合侃侃而談,只是這種行為會加速消耗能量而已。
我雖然在生活中一直不缺少參與社交場合的機會,甚至很多派對或聚會能辦成還是我主揪的,但在這種多人聚會的場合,我並不習慣成為話題的主角,更多時候我喜歡聽大家講,遠多過於自己分享,透過這種方式我才能儘可能的保留能量到聚會結束,而不是一下子就覺得精疲力盡而想逃離現場。
MBTI 的缺陷和大五人格
回歸到 MBTI 本身,它只是一項幫助認識自己和別人的工具,亦不用過於神化,因為其本身也有許多不足,像是它假設人會在四個面向偏向某一端或另外一端,但每個面向其實都是光譜,更多人是分佈在光譜的中間稍微偏某一邊,以內外向這個維度當例子的話,還有第三種介在內向與外向之間的性格--綜向(Ambivert),這種人格就有可能會覺得 MBTI 的描述沒有說得很正確。4
另外雖然 MBTI 是在榮格的理論上發展的,但心理學界普遍仍將它視為是大眾文化而不同意是正式的科學。較為心理學界所承認,也有研究指出其測驗結果和學術、工作成就有關聯的測驗,叫作大五人格模型(Big Five),它也是用問答的方式,測出一個人的五大特質:經驗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親和性、情緒不穩定性。但我認為我做這個測驗容易失準,因為我一直在追求經驗開放性高、盡責性高與情緒不穩定性低的自己,所以很容易就做出偏向「理想我」的答案,然而作為另一種認識自己的方式還是挺值得參考的。
認識你自己
星座也好,MBTI、大五人格也罷,這些工具終究都回歸到「認識你自己」這句被古希臘人奉為圭臬的箴言。我們總有種錯覺,覺得認識自己有什麼難的?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還有誰了解自己?但仔細想想,我們醒著的時間,都把精力放在外部的人事物上,而鮮少花時間去省思一些基本的問題,「我到底喜歡什麼?」「我的優、缺點有哪些?」「我如何看待親情、友情、愛情?」,然而,正是在叩問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擺脫無頭蒼蠅的盲目與迷惘,知道自己人生的意義與目標。
我總覺得人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立體圖形,我在這裡寫的每一篇文章就如一刀切開了一個切面,這些切面都正確地反映了一部份的自己,但也就只是一部份,像我很認同 MBTI 對我的描述,然而它卻沒辦法測出我在大五測到的高經驗開放性與低情緒不穩定性,而那也是我很重要的個性組成之一。
要切幾刀,得到多少個切面,才能完整的了解自己呢?會不會探索自己的速度太慢,以致昨日認識的自我已經不是今日的我?
小時候讀瞎子摸象的故事,結局以路人嘲笑瞎子作結,現在卻忍不住好奇後續:瞎子要怎麼才能認清大象的全貌?悲觀的想法是,瞎子終究是瞎子,任憑其摸透了遍也無法知道大象的模樣;但我更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只要他們不主觀臆斷,只要彼此願意交換資訊,最終總能拼湊出大象的面貌。
在探索自我的路上,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也許當不了那個冷眼旁觀嘲笑瞎子的人,至少,我們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慢慢找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