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何處是你家

連續兩年沒有在台灣過年了,上次感覺尚不強烈,今年卻年關愈近愈是想家。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很精準地寫出了遊子對家的矛盾,想要藉翻譯來抒發思鄉之情。


When you grow up, all you ever do is leave. You leave people, situations, and places. You often wonder where home is because you always feel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wherever you go. You make a home for yourself in the city. You decorate it with plants, posters of a treasured rock band, and furniture that you got from the flea market. Sometimes, it gets awfully quiet; other times, it's filled with the voices of your new favourite people. When it gets too silent, you call your Mother 1200 miles away and ask her about her day. You like to listen to her sometimes, but when she asks about yours, you gabble and say you're okay and then bid goodbye. You don't want to trouble her with your issues. It never completely feels like home because you are always missing something—your school friends, the old town roads, your Grandma's pickles, your cousins, evening drives, the smell of your room, and your family.

隨時間流逝,你發現你總是在道別。你向曾朝夕相處的人們說再見,你結束幾段刻骨銘心的經歷,你離開一度你以為永遠不會離開的地方。你在離去之際總會想,到底哪裡是你的家呢?為什麼不管在哪裡總沒有真正融入的感覺?

你在一座大城市安身,替你的住處弄了幾盆小植栽裝飾,貼了幾張知名搖滾樂團的海報在牆上,以及那從二手商店掏來的幾張桌椅。你的住處有時候混雜了你新朋友的笑鬧聲,有時候則靜默得讓人害怕;當你覺得週遭太安靜時,你就打給你那千里以外的老爸,問候他一切可好。你喜歡聽他說話,但當他問起你的生活時總讓你措手不及,慌忙地說一切都好然後掛斷電話。並不是一切都好,你只是不想拿你的事情來讓他徒增困擾。

你從來沒有在這裡感受到家的感覺,因為你總是在想念某些東西——求學時期的好朋友,老家附近的馬路,阿嬤弄的手工泡菜,每年過年才會見到的同輩親戚,傍晚擁擠的車潮與人潮,或者是你房間的味道以及你家人的講話聲。

And when you return to your hometown, you miss the comfort of living in your own place, Sunday brunches, your new friends, going on random trips, meeting strangers, and the view from your balcony. The silence that used to bother you in your new home is something that you crave when you return. You realise that this will never be over, the way that you are feeling. Maybe, you will get used to it when you get older. But right now, you are in your 20s, and life is already hard. And no matter how much you want to feel at home, you often end up missing things you're far away from.

然而當你風塵僕僕的從遠方返家,你卻開始想念在原本的城市,不受他人打擾的生活步調,想念週日常吃的那家早午餐店,想念你時常來作客的新朋友,想念說走就走的旅行,想念在路上認識的陌生人以及從租屋處陽台就能看到的美景。

新家曾經讓你不堪其擾的靜謐,在你回到擁擠的舊家時卻變成你最渴望的東西。你意識到這樣根本沒完沒了,也許當你年紀更大你會慢慢習慣這種感覺,但現在你才二十多歲,生活竟已是如此艱難,不管你多麼想要享受在家的感覺,你往往發現,你實際在想念你曾擁有的遠方。

You think that maybe the romantics are right. Maybe, you will find home in some other person, a better half. But the truth is that you will find a piece of you in every place you have ever been, in every person you have ever loved. You paint your nails the way that senior in your school did when you were 12 years old. And there's an album in the corner of your room that your first kiss suggested for you to listen to, and that's how you discovered your favourite rock band. You find your habits lingering in the way your brother arranges his books—separating hardcovers from paperbacks and organising them by colour. Nobody does that, you think.

好吧,你開始覺得那些兩性作家講的話有些道理,也許當你找到完美的另一半時,你就有家的感覺了。

但真相是——你會在你去過的每個地方、你愛過的每個人,找到一部份的自己。

你穿搭的款式是模仿你大學學姐的;你放在房間角落的唱片是你初吻對象推薦的,而那樂團後來成了你的最愛;你想到你跟你哥一樣都會把書按照平裝、精裝本分門別類,還得照顏色排序,你覺得根本沒有其他人會做這種怪事。

You realise that blueberry yogurt on toast and little flowers of butter and orange jam isn't your recipe; it's the way your Mother used to make toast for you when you were five. You notice that your best friend still plays your road trip playlist when she drives, and you cook chicken the same way your roommate in college taught you. You share your habit of clicking pictures of flowers by the roads with your Dad, and like your ex, you always check traffic on maps before leaving. Even if you don't talk to them anymore, you will always have tenderness in your heart for people. You will realise that so much of them is you, and so much of you is them.

你意識到把滷蛋蛋黃弄進湯裡攪散並不是你發明的,那是你爸在你五歲感冒時餵你吃麵的方式;你注意到你的好友開車時還在播你們大學畢業旅行放的公路歌單;你煮義大利麵的方式是你大學室友教你的。你跟你媽一樣都會被路上的野花驚艷並拍下照片;你被前任影響,到現在不管要去哪裡都還是會先看地圖的路況。

即使你現在很少或再也不跟他們說話了,但你仍然把他們珍藏在你內心深處,因為你知道他們在許多地方潛移默化了你,而你也默默的影響他們好多。

You realise that's why you can never feel completely at home because a part of your heart is always wandering in some other memory, in a different place that you used to call home. Your love spreads endlessly, and you realise that 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 have the joy of experiencing so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loves and friendships. As you mature, you learn that departing isn't merely about leaving; instead, it's about carrying a piece of others with you and leaving a part of yourself behind. It transforms you into a magnificent collage, a gem woven from the threads of all those you've loved, of all those you are ever going to love.

你終於意識到為什麼你永遠無法在哪一個地方完全感受到家的感覺,因為總有一部份的你徜徉在其他回憶之中,想念一個與當下所處截然不同,但你也曾稱為家的地方。你的愛隨著思緒無止盡的延伸,而你發現這是經歷那麼多段不同的愛與友誼,最讓你感到奇妙的地方。隨著你逐漸成熟,你了解到離去並不僅僅只是離開;實際上,它是關於你如何留下一部份的自己,並帶著一部份的其他人與你一起啟程。透過不斷的道別,把你轉化成一幅,由你所愛過、與未來將要愛的人們組成的,壯麗的拼貼畫。

And someday, that feeling will be home enough.

到那時,你就有家的感覺了。

出處,作者 Rae Pathak

來英一年回顧

2022.03 - 2023.02

時光匆匆,自去年三月來倫敦之後也一年半了,最近又再次的短期回台探親訪友,剛好也是一個適合的時機點來回顧來英國第一年的生活,順便讓這個荒涼已久的部落格多些新景色。

單程機票

一直沒時間和動力去記述大三畢業後,到來英國前的生活。這段時期相當混亂,原本我收到的是新加坡的 offer,但在當兵時被通知工作簽證出了點意外,沒辦法去新加坡工作。後來公司的 HR 問我,「還是你願意去都柏林或倫敦?」當時的我對歐洲幾乎是毫無了解,不過憑直覺跟常識覺得都柏林應該是一個很無聊的城市,就秒選倫敦了 lol。1隨著一年過去、走遍無數國家包含愛爾蘭,回頭看這個選擇應該還是滿正確的。

所以,該說是因禍得福吧,當初找工作時受限於眼界,只有關注新加坡的職缺,從來就不敢放眼歐洲,總覺得歐洲的工作簽證也是相當難拿,下意識的就完全沒有考慮。直到很後來才知道,其實我也是沾了一點英國脫歐的紅利。

在英國脫歐前,歐盟各國的人可以自由出入並在英國工作而不需要額外的簽證;脫歐後,歐盟的人對英國來說就跟亞洲人一樣是「外國人」了,為了持續的拉攏人才,英政府降低了工作簽證的取得難度,現在對工程師來說,只要雇主受英國政府認可、願意多出一筆錢辦簽證,以及工程師本身的英文程度符合標準2,通常就能順利拿到工作簽證。3

總之,在 2021 年 11 月中當完兵後,又跑了一些公司簽約、辦簽證的流程,終於在 2022 年三月初訂了一張台北到倫敦的單程機票,來到英國。

工作

這是我第一個有正職工作的完整年,就先來談談工作吧。

前半年由於我們團隊在歐洲區只有我,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什麼事情可做,這段故事記述在被時差隔開的孤島裡。雖說如此,還是透過一些 projects 慢慢的掌握了整個團隊的 Codebase。到了後半年,基本上已有獨立工作的能力;剛好九月也有另一位倫敦的資深同事加入,雖然他也需要花一點時間熟悉團隊的程式碼,但我們開始可以在同一個時區內合作做一些專案了,整體還算得上是漸入佳境吧。

探索英國與歐陸

前半年在工作上沒什麼可以發揮的地方,又尚未建立在倫敦的朋友圈,生活重心半是自願、半是不得不的轉向探索倫敦與整個歐洲。

剛到倫敦的第三天,就因著在西班牙交換的蛋研朋友造訪,而搭兩小時的火車北上去約克(York)小鎮;後來也時不時的探索倫敦周遭,包含劍橋、牛津、Brighton、伯明翰、Coventry、Milton Keynes 等城市。

提早一年畢業的好處是,開始工作後剛好是朋友相繼在畢業前來歐洲交換的高峰期,由於歐洲短程線機票相當便宜4,我常常和交換的朋友約去某個歐洲城市玩。這一年扣掉英國,共去了九個國家、二十一個城市/城鎮,5前半年甚至平均一個月會出國兩次,就為了排解生活的無聊。

雖然工作清閒,畢竟還是社畜的身份不敢太肆無忌憚的玩,我通常是玩一個週末加一天,有時也會在歐陸遠端工作個幾天再回倫敦。停留時間通常不長,旅遊也就多是走馬看花、將主要景點走過一輪的觀光客模式。

這種旅遊方式的問題之一,就是流於表面、容易審美疲勞,畢竟許多景點都是廣場、教堂與城堡(a.k.a. 歐洲三寶),多數都長得差不多。到了第二年,這種探索歐洲的節奏就慢了許多,重心更擺在與人的相處而非旅遊本身,此為後話。

身處倫敦、遙望歐陸各國,音樂、藝術其實也占了生活的一大部分,旅遊時只要看到有特色的博物館、美術館就會進去逛逛;倫敦西區與紐約百老匯並列為世界的兩大音樂劇聖地,聽了四五場經典的劇目,包含悲慘世界與歌劇魅影;也跟朋友參加了 EDM 圈最盛大的音樂祭之一,比利時的 TomorrowLand;此時正值後疫情時代,各個歌手、音樂人紛紛舉辦幾年內的第一次演唱會,我也躬逢其盛的參加了好幾場,甚至滿足了多年以來的心願6

廚藝

被問起來英國的最大收穫,我總會半開玩笑的說是廚藝。倫敦居大不易,外食貴就算了,還不一定好吃或合口味;前半年的 Work from home 生活,最大的樂趣就是買菜、開發菜單與煮飯。

一人份煮食不會煮太多,我通常都煮一菜一肉;秉持著經驗多元化的人生觀,我盡可能的不重複菜色,時不時的挑戰幾道大菜,最熱衷的時候往往一天要花兩三個小時在備料、烹調上。挑戰過蔥油雞、海鮮巧達總匯濃湯、脆皮燒肉、奶油焗白菜、滷肉飯等等,不及備載。

我煮的以中菜為主,偶爾弄些西式的如義大利麵、煎鴨胸等,既省錢又常常能藉由食物一解思鄉之愁緒。

朋友圈

剛來英國時困擾的除了工作的時差問題以外,就是沒朋友了。直接來異國工作的缺點是沒辦法像學生時期可以輕鬆在各種場合建立友誼,前半年最主要的社交來源是和在台灣的另一半遠端視訊;或偶爾和室友以及他的朋友吃晚飯。後半年則因為參加各種台灣人的活動7認識了一些人,慢慢地終於有一群穩定聚會的朋友,而不再是無根浮萍。

這一年的遺憾之一是除了同事以外沒認識到什麼外國朋友,雖然上班族本來就交友不易,但也跟自己這一年很懶得跨出舒適圈有關,這裡的懶,其實比較像是受到金錢與資訊的限制而沒辦法像在台灣一樣可以隨意地探索,這是我覺得這一年很可惜的地方。

不過,孤身一人來到異國工作,能夠在半年到一年後有一個非常有歸屬感的圈圈,認識了幾位比我大了四到七歲卻很知心的哥哥姐姐們(?),已經相當知足,也讓我第二年的生活過得相當愜意快樂,此為後話。

「寒暑假」回台

為了一些不知道算不算夢的理由遠行
卻發現原本熟悉的一切成了他鄉仰望而不可得

即將登機
到底是從一種日常飛到另一種日常
還是從一個夢轉場到另一個夢?

(節錄自我 2022.10 離台當天的 Instagram 限時動態)

許多科技公司在後疫情時代有跨國遠端工作的政策;敝司是提供一年二十個工作天,可以在有合法工作資格的國家工作,我便利用這個機會在來英國半年後回台灣待了一個月有餘,也計劃將隔年(2023)的扣打拆成兩次,加上請幾天特休,分別在 2023 年三月與九月回台三週。

挑三月與九月回台灣,是因為這時候既不是聖誕或農曆年假期,也非寒暑假,機票相對便宜;另一方面這時候台灣的假期也相對多,有兒童清明連假或中秋、國慶,我就可以把特休用在這些節日上與家人、朋友共聚8;再其次,這時台灣的天氣通常是全年最舒服的,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最後則是剛好是來英的半年、一年與一年半,挺有儀式感上的意義。

在入職場前,我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沒有寒暑假。倒也不是懷念放長假的感覺——實際上,我大學三年的暑假可能都比學期中要忙。在我的大學生涯中,寒暑假提供了一個無法被取代的轉場,讓我逃離了學期中的「日常」後,可以回顧、檢討過去半年有沒有哪裡做得好與不好的地方,然後在新的學期去試驗不同的生活型態,就像我在大一回顧文說的:

回顧整年生活,大考完我都會爬梳自己的生活,檢討快樂與不快樂的原因,或者在課業、人際相處等各方面有哪裡不足的地方,試著做一些改變,也許這些改變有時沒有比較好,但改變的過程中,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我的人生由我自己主宰。

當社畜後,沒有寒暑假當分水嶺了,就有種想把數十年當同一日在過的慣性;沒有脫離日常生活,也就很難以局外人特有的冷靜眼光來分析、檢討。旅行也是脫離日常生活的一種,但一方面旅行時日通常並不長;另一方面旅行通常也都帶有其本身的目的,而不容易好好的沉思與靜心。

然後,幸運的出了國、幸運的遇到允許短期跨國工作的公司,得到一年兩次難得的回台機會,不但可以以半年一次的頻率跟家人、另一半、朋友相聚,每次回台的感覺也都有些微妙,明明是熟悉得不能再更熟悉的地方,卻因為在大洋彼端待了半年而變得有些陌生,這種既徜徉在家鄉,又脫離「日常」的感覺,莫名的容易激發出新的想法。於是每次離台,收穫的不僅是愛與陪伴,還有許多將執行的嘗試與改變。

前陣子曾被朋友問到「有什麼是你工作之後才發現很重要的事情」,這也許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9

躺平的一年

回顧我在英國的第一年,幾乎可以以躺平來形容,工作上不怎麼思進取,下班之後也沒有很想要跨出舒適圈或精進自己,更多時候是在耍廢,玩遊戲、看 Youtube 沒什麼營養的影片等等。關於躺平的一些思考,由於篇幅已不足,將會是另一篇文的內容。

不過即使在躺平的狀態下,來到一個全新的國度、沉浸在完全不同的文化中,收穫還是挺多的,如前述所談到的旅遊或音樂與藝術的欣賞;交友雖然還沒真正踏出中文圈,但能從零到一的建立充滿歸屬感的圈子,一起聚會、旅遊、深聊各種話題,如此我已深感滿足。


  1. 這段歷史其實相當曲折,當時我都開始在當兵的周末刷題、準備面試其他公司了,心理壓力也挺大的。詳細緣由以及經過,由於簽了保密協議,就不在網路上公開太多細節。 ↩︎

  2. 英國工作簽證所期望的英文能力非常低,只是要會基本的聽說讀寫而已,標準為雅思各科分數不得低於4.0(滿分 9.0)。 ↩︎

  3. 這部分的移民法規也是不斷的在更新,像我去年申請時是採所謂的積分制,不過現在英政府網站上好像沒有再提積分制了,但大致上的要求不變,可以參考官方網站的說明 ↩︎

  4. 倫敦飛歐陸各國來回,假日通常都落在 £80 - £100 (台幣三、四千)以下,平日會更便宜。 ↩︎

  5. 主要的歐洲國家幾乎都去了,捷克布拉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小孩堤防、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魯汶與 Boom;希臘主要玩雅典與跳島(Hydra),義大利的威尼斯與彩虹島、玻璃島;愛爾蘭是自駕環島;法國去了 Colmar,也待了兩次巴黎;匈牙利的布達佩斯;瑞士則逛了蘇黎世、洛桑與少女峰。 ↩︎

  6. 我在剪接我的人生中提到我國中時很迷 Westlife,剛好他們 2022 時在英國辦了好幾場演唱會,趁機聽了一場,煞是滿足。 ↩︎

  7. 包含台灣工程師在英國(TEiUK)、英國台灣商會台大校友會在英國等組織都有定期舉辦聚會與聚餐。 ↩︎

  8. 在歐洲工作,令人滿足的一項福利就是假特別多,敝司提供了 25 天特休與 8-10 天的國定假日,加上 30 天的全薪病假。 ↩︎

  9. 這種寒暑假的概念許多前輩也都有提過或正在實行,例如 Gipi 的這篇生活太忙碌時,給自己一段休耕期吧;某種程度上也像是猶太教徒、基督徒所提的安息年。 ↩︎

被時差隔開的孤島

本文起頭於 2022 年 8 月,寫到一半棄坑,最近(2023.10)才終於有心思將其補完,然而所處的環境已經有很大的不同,姑且當個那半年生活的紀錄。

來到倫敦已經快半年了,時差的問題從我入職第一天就已經困擾我很久,我一直以為有一天我可以習慣,但沒想到這種煩悶感在最近居然愈來愈嚴重,憤而發文抒發之。

在面試時1,主管跟我說,我將是他們在歐洲區的第一位同事,當時我極驚嚇於這句話背後的份量,但主管跟我說會讓我做一些我一個人也可以做的事情,我才暫且放下一連串的問號。

沒錯,我們 Team 在我入職時約快二十人;除了我以外的所有同事都在美國西岸。半年之後的情況沒有太多好轉,只多了一位新加坡的同事,其他人仍都在灣區與西雅圖。

平心而論,這份工作真的非常好。同事聰明,團隊極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薪水雖然比不上矽谷,但在歐洲也過得相當滋潤,公司的福利即使是以歐洲的標準來算都高於平均。但是說實話,我在這份工作得到的快樂程度遠輸我大學的任何一份實習。

程式工程師雖說整日與機器打交道,實際上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獨來獨往,從設計、實作、測試到發佈,各個環節無一不需要跟人協作。曾經在我們 team 有資深工程師抱怨他一周有一半的時間都在開會,由此可證。

我是剛畢業的 New Grad 而不是 Senior,並不需要參加或甚至主導那麼多的跨部門會議;然而也正是因為什麼都不懂,而更需要請教部門的前輩。從一開始的開發環境怎麼架設、讀 Codebase 時遇到哪段程式碼不懂、根據需求單開發卻發現脈絡寫得不夠詳細……等等,皆仰賴同事的回答,才能讓我的工作進行下去。

然而,隔了一片大西洋與廣闊的美國土地,帶來的是八小時的時差。我只能利用傍晚到晚上的時間與同事開會 sync 把我白天累積的各種問題一次問完,然後同事就會說,「你那邊晚了,早點休息嘿」我看了看時間,也就是晚上六點多而已。

再次的與外界所傳不符,中國公司一向以高工時、高壓力聞名,這卻並不適用我們 team。就我的觀察,當公司規模大到一定的程度時,如 Google、Meta 等擁有數萬到十數萬員工的各科技公司,企業文化本身並不一定是影響工作風氣最主要的因素,主管的領導風格、同事的工作態度,更可能決定了團隊的氛圍。

雖然我的主管(以及團隊內近一半的同事)都是中國人,但我們 team 並沒有所謂 996 的風氣,相反的大家都很尊重彼此的生活,例如前述的我晚上找他們 sync 時被要求早點休息,或者主管會為了自己的休假而取消組會,以及同事請了 18 週的陪產假等,都是團隊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例證。

為了解決時差問題,我曾經試過幾次往後調整我的工作時間卻未果,上述的工作氛圍是阻礙之一,當團隊沒有加班的風氣時,我也不好意思在晚上還上班造成同事的壓力;其二則因為我的生理時鐘很受日照所影響,不太能習慣晚睡晚起的作息。

我的工作時間表面上從早上十點開始,到晚上七、八點下班——實際上則少得多。當我傍晚和美國同事討論完之後,隔天上班時根據前日討論的成果開始工作沒多久,就會發現有新的問題跑出來,這時我便得嘗試翻遍文檔,看看能不能幸運找出關鍵線索。大部分時候並不好運2,於是工作只能停擺,直到傍晚時分,美西的同事上線後,我的問題才得以解決,周而復始。

時日漸久,終究會對團隊的架構、程式碼有所掌握,然而程式碼審查(Code Review)是另一個大問題。我們團隊執行很嚴格的 Code Review,每個人寫的程式碼都需要有兩位工程師先後審核同意,才能上線。看起來很正常的制度加上時差卻變得有點荒謬,我白天寫 Code,到晚上等同事 Review 和給意見,然後我隔天再根據同事的意見去修改,往往一段 Code 來回便需要一星期或更久的時間才能上線,很大程度的拖慢了開發的節奏。

另外,此時(2022年8月)歐洲才剛擺脫疫情的陰霾,各公司對遠距工作仍採極寬容的政策;倫敦居大不易,地鐵、外食價格也都高得離譜,所以我過去半年也就幾次出於好玩的踏進辦公室,絕大部分時候仍在家工作。要到很久之後,我才驚覺足不出戶、缺少社交的生活加劇了孤獨感,使我更難融入這座城市、這份工作。

工時短、在家工作,再加上還不錯的薪水,集齊了三項夢幻工作的要素,諷刺的是這卻導致了我的極其不快樂。我並不是把工作擺第一的人,但因為我是以社畜身分空降英國,前半年幾乎沒有任何朋友,加上我從大三下到來英國前已經休息了整整一年,很自然的就會想要把工作當成生活主要的重心,卻始終無法得到滿足。

對工作的厭煩愈積愈多,以至於我甚至開始在一周一次的例會找各種理由請假,連續好幾次沒參加例會後,主管也在 1:1 中關心我、問我有沒有什麼事情,但我早就在過去的 1:1 中抱怨過無數次時差的問題了,主管也只能一再的向我道歉,我知道招募並不是一蹴可幾,但無法改變的現狀更加深了我的無力感。

為什麼不辭職呢?其一是這間公司、這個團隊從發給我 Offer 到我就職等了十四個月,中間還歷經了許多波折;如果我做半年、而且沒有做出太多成果的情況下辭職,一方面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道德感在束縛著我,另一方面在履歷上也不是太好看。其二,主管向我保證他會持續的面試、招募人,九月倫敦也將會有一位新的資深工程師加入,就不再會是我一人獨立工作。

至少,未來還是值得盼望的吧?

後記

一年後,隨著工作涉及的範疇變大,以及和另一位倫敦的資深工程師協作了一些專案,慢慢的,許多美國的同事也都開始常找我們來處理他們工作遇到的問題,相對前半年的孤掌難鳴、窒礙難行,現在的工作情況是好太多了。當然還有許多的其他問題,但就不在此詳述。

在 Reddit 看到有人發問,情況幾乎與我一模一樣,差別在於他是美國對接歐洲總部、以及敘述看起來並不像是新鮮人。底下有則留言說「哈哈現在你知道我們歐洲工程師的感覺了吧」,看來我遇到的情況並不是極少數呢。

如果能回到一年半前,我會嘗試做一些事情來改善處境,包含:

  • 跟主管申請去總部(團隊所在地)出差,至少兩周到一個月

    我一直有這樣的想法,但總覺得我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工程師要飛去出差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直到另一位同事加入後我們才開始半年一次去灣區出差的行程。有實體與同事見面真的差很多,有機會再寫一些出差的心得。

  • 調適好心態,不要在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做事倍功半的事情,去學別的技術、別的程式語言都比硬要在那邊自己鑽研團隊的文件、Codebase 要好

半年說長不長,說短嘛,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不過這半年也不算白白浪費,至少在生活上慢慢地適應了歐洲的生活風格,認識了一些新朋友、也去了很多個國家旅遊,留待回顧文再詳敘


  1. 這裡的面試是指 2021 年底,我從新加坡調來英國前,公司流程所需而走的面試。 ↩︎

  2. 我們是很新的 Team,前期由於擴張得快,文檔並不多,有留存的也多過時了。 ↩︎

大三回顧

2020.09 - 2021.06 大三回顧

2019.09 - 2020.06 大二回顧

2018.09 - 2019.06 大一回顧

大三上:最累的一學期

客觀而言,我大學三年六學期裡的每一學期 Loading 都不算輕,但大三上在種種奇妙的因緣際會下成為了我無庸置疑,最累的一學期。

修課

為了提早畢業,我勢必得在大三這一年修完剩下的學分。

經過計算後我打算在大三上修 21 學分,其中包含了四門系必修與兩門系選修共 18 學分;而因為不想要生活中僅僅充斥著各種程式與數學,我決定修習素有「管院四大教」之稱的 SCAP。1

其實我一直對管院的課很有興趣,大二也曾經修了行銷管理與軟體專案管理,但那兩門課對我而言仍只算是淺嚐輒止,而這門 SCAP 卻真正是要進入顧問領域的敲門磚,因為它是由世界前三大顧問公司 BCG 台灣區的總經理授課;許多管院的同學汲汲營營的投履歷、在工作坊中積極發言,就為了一席修課資格。

照理說我的經歷與專長也許是不足以修這門課的,不過傳聞審核修課資格的老師與助教們會將商管學生與非商管學生分開審理,而我佔了理工生身分的便宜而得以通過審核。2

關於修習 SCAP 的過程和心得並不在此描述,然而這門課毫無疑問的是我大學修過最花時間的課。

平均而言,我一周約花 15 小時在處理跟這堂課有關的事情,包含跟業主(GoShare)開會、小組開會、訪談使用者與處理問卷等等,期末前一週甚至花了三十幾個小時在趕報告。

扣掉 SCAP,其他學分也不是好惹的,包含了極需時間練習題目的線性代數、很吃證明手感的自動機等課程,所幸我早已視 GPA 如浮雲,適當的放棄一些分數的追求,壓力也就不至於大到讓人崩潰。

工作

單單就 21 學分而言,對一個普通學生來說已經不算輕鬆,我在這學期最找死的決定之一就是延續 intel 的實習,一週工作兩天。

原本我大二升大三在 intel 做的這個實習只有暑假而已,但說來帶點幸運,在暑假第一個月結束前,主管認為我表現不錯,問我要不要延長成一年,當時我正好在苦惱大三在收支上可能會入不敷出,這個提議恰如及時雨讓我得以不再為日後的經濟狀況操心。

然而,代價就是 Loading 又再加重了不少。3

程式、求職

由於隔年就要畢業,因此我這一學期在求職上也沒辦法有絲毫的懈怠4

成為各處這篇文裡,我曾提到有投海外實習的計畫,於是學期初我主要把心力集中在準備各種海外實習所需的能力,刷程式題、練英文口說、寫大型的程式專案等等。

雖然受惠於參與多份實習,我寫程式的經驗並不算少,但因為過去做的都是偏小型的專案,準備找工作時總有種危機感,擔心這些經驗真的能被資方看得上眼嗎?5

所以我決定在這一學期的空餘時間做一個 side-project。

這個 side-project 跟我過去做的專案不太一樣:資訊領域有個「C10K問題」,意思是當網站、程式的使用者只有幾百人到幾千人時的架構,和使用者破萬人以後的架構,會有很大的不同6,我這次想嘗試的專案,就是想建立一個數千人同時使用也不成問題的網站,這當然對大學生的程度而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那時的我已有一年多的實務經驗,對我而言是一個難度適中的挑戰。

我仍然在這個專案上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與心力,以下這張圖記錄了我所花的時數,平均下來一個禮拜也花了至少 6-8 小時。7

再加上面試、刷題等,不得不說這一學期在求職上也做出了相當的努力呢。

朋友

回顧前兩年的大學生活的我,每個禮拜幾乎都會有飯局與酒攤,在這一學期因為前述的各種面向的壓力,而且當時我面對的困難也多是同齡的朋友還無法理解的,使我不得不減少與友朋相聚的頻率。

然而也許值得一提的是,那時正值台大多位學生自殺的多事之秋,我也恰好遇到一位社團朋友陷入極度憂鬱的境地,那段時間我們幾個朋友很努力的陪伴他,甚至還解鎖了半夜搭警車和救護車陪他去醫院的成就;可惜這位朋友憂鬱的根源我們無法解決,最後算是單方面的不歡而散,希望這位朋友現在已經走出來了。

寫出這些並非圖名,也非揭人瘡疤,只是想記錄下當時在時間和心力都極度匱乏的狀況下還能憑著本心做一些當時覺得不能不做的事情,當稱得上是勇敢了。

結局

在 2020 年底最後一天,完成了 Bytedance (TikTok) 的第三關面試後的兩天,順利拿下了隔年正職的 offer,而 SCAP 也在前一週完成了期末報告,為這一學期流下的汗水劃下一個不錯的結尾。

大三下:最輕鬆的一學期

就像在成為各處一文中提到的,我的求職歷程出乎意外的順利,導致本來應該是最忐忑、最猶疑不決的畢業前夕,卻沒有任何事情困擾我,我唯一要做的是乖乖修課、等畢業。

因為覺得畢業後將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與程式碼相處,所以我在這一學期刻意地盡量不寫程式,取而代之的是寫作計畫。就像我在臉書個人頁面寫的,

這幾年在網路上到處閒晃,常常看到讓人驚艷的文章,也許是工程師分享技術或人生的軌跡;也許是商管領域的人在寫他對超商寄杯策略的觀察,這些文章或多或少的對我產生衝擊,這種衝擊感日積月累的變成一種罪惡感——我怎麼能什麼都不花費的從他們的文章獲得這麼多收穫?

這種罪惡感在大三上累積到了巔峰,於是我決定在大三下時要盡可能的多寫作、多記錄自己的想法,也就有了一週發一篇文章的計畫。

從 2022 年三月到六月,包含這個部落格與一些發在其他地方的技術文章,確實維持了一週一篇的產量,可惜這個計畫在畢業後因為某些原因中斷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寫作上可以再有這麼高產量的時候呢。

至於課業,這一學期修的課也都沒甚壓力,唯一值得提的是我修了文化人類學。

以前高中時我曾認為,如果沒有就業與經濟壓力,我的第一志願會是社會系,這基於我當時因興趣而讀的書多是探討社會運作為主;直到這學期修了文化人類學才驚覺,原來我對人類學的興趣更大於社會學。

其實這兩者都研究社會,但後者通常更有「解決社會問題」的精神,而人類學者則盡可能的跳脫框架,嘗試以他者的角度觀察與記錄整個社會;我沒有那麼崇高的覺得社會應該要因我而改變的理想,只想當個旁觀者以一顆好奇的心去與整個世界相處,這是我更喜歡人類學的原因。

因此文化人類學意外的成了我大學三年中最喜歡的課之一。欣賞與吸收了許多人類學理論之外,這門課對我最大的影響,在於給了我一個絕佳的契機去寫作台大資工系民族誌一文,我在該文的前言後記都有提到這篇文對我的創作意義,這篇文讓我三年以來一些幽微的觀察得以用文字的形式流傳出去,並在發表之後激起了許多有趣且意義深遠的討論,不得不說是我目前為止最感到滿足的時刻之一。

拖稿

這篇大三回顧文從我畢業之後就開始寫,卡了快兩年才終於把它寫完,可能也是我這兩年很少產新文章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因為我覺得我這一年做的事情需要解釋太多脈絡了——為什麼資工系的人要去修管理顧問的課、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做一個 side-project,什麼是 Side Project?、為什麼要修人類學的課、為什麼要寫部落格等等等,我嘗試各以簡單的幾百字解釋,但仍深感不足,畢竟每個行動展開也許都是幾千字的論述才有辦法讓讀者完全明白緣由,這是我遲遲頭疼而無法落筆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最近看到 Huli 寫的一段話,內心深有共鳴:

這世界不缺「我超屌,我很強,我做到了」的文章,而是缺乏那些與不願面對的自己奮鬥的故事。比起你怎麼花 N 年做了 M 件事爬到這個位置,我更想知道的是你有沒有猶豫過,有沒有懷疑過自己,後來又是怎麼走過來的。

Huli - 你過得太安逸了

就職涯方面而言的我,比起大一的迷惘,大二是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賽道,大三則在世俗眼光中做了許多厲害的事情,這反而讓我質疑了寫文的意義:這個世界談自己成就了多少事的文章、書籍那麼多,Linkedin 到處都是,哪裡還缺我一篇?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機運,寫出這些他人不見得能模仿或學習的東西,對讀者又有多少意義?

一方面覺得雖然做了很多事、卻沒有幾件值得寫的,但另一方面,當初讓我開啟寫作計畫的那股不得不寫的「罪惡感」仍然持續的累積,抱著這樣的矛盾心態過了兩年,幾乎成了困擾我的心魔。數不清幾度提筆、幾度落下,終於還是寫完了。

鬆了一口氣。


  1. 我第一次聽到管院四大教是大一暑假在 COOL 實習時,與管院背景的 UI/UX 實習生閒聊得知的,當時聽到的版本是「CTPS、SCAP、領導學導論、典範企業運作思維」,以學生對老師、課程的極度喜愛與讚賞而著名。後來由於對管院課程的興趣,在二下除了修兩門管院的課(見大二回顧),也在那時申請另一極有名的課程 CTPS,可惜因經歷不足而未錄取。 ↩︎

  2. 熟識這堂課的朋友說我的經歷就算是管院的身份也會上,那時候的我已經有在知名外商(Intel)實習的經歷,所以確實是比起大多數學生來得有些優勢。 ↩︎

  3. 附帶一提,我在和朋友聊天時曾聊到該怎麼把工作的 Loading 量化,我自己是將工作一天換算成 5 學分,以我一週工作兩天來算的話,就是原本的 21 學分加上兩天各 5 學分,總共約 31 學分的 Loading;如果是做全職,一週五天都在上班,就相當於大學生的 25 學分的 Loading。個人覺得這個數字算是挺貼切的,提供給大家作為計算 Loading 的參考。 ↩︎

  4. 許多大公司會在新鮮人畢業前一年就開始跑招聘的流程,稱為預聘,對岸則稱之為校招(校園招聘)。 ↩︎

  5. 兩年後已經當了十幾場面試官的我回頭看,只能說這段顧慮是白操心了,但也可能是因為我當面試官時,面的以歐洲人為主,競爭強度不如亞洲與美國強。 ↩︎

  6. 後者由於單一機器無法負荷過大的連線量,架構會變得複雜許多,需要有各種不同的服務來負責快取、負載平衡等設計。 ↩︎

  7. 這張圖的來源是 wakatime,會記錄我有在敲鍵盤的時間,可能會遺漏掉例如查資料、測試所花的時數,只算是一個較保守的估計。 ↩︎

我為什麼放棄雙主修法律系的夢

學長好:

  冒昧打擾,我是OOO中高一升高二科學班的OOO。雖然我目前就讀的,是近純理科的科學班,且也參與貴系資訊之芽算法班課程,修習競賽程式(儘管競賽幾乎沒有成績 ),未來科系選擇可能是資工。但我的學習熱情可以說是在於法律,於我而言,學習法律體系架構、論述,比演算法與資結有趣許多。而目前依我淺薄的認識,比起科技業,我更嚮往司法官的工作(雖然司法官相對科技業低薪又血汗)。然而若依興趣選擇法律系,屆時若國考失利恐成一場空。

  這時另一種選擇就出現了:雙主修/輔系。在查詢資工雙法律的資訊時,看到學長學測後也曾在資工/管/法律或雙主修之間做選擇,而在PTT發文尋求意見。而根據後續學長的PTT文章,學長最後應該是選擇資工系且未雙主修或輔系,但似乎還是有到法學院跟社科院修課。是否能冒昧請問學長,當初為何會如此抉擇?

  另外,在拜讀完學長的《台大資工系紀實與心得》後,個人認為在資工系的壓力下,雙主修/輔系另一課業同樣繁重的法律系,似乎真的客觀有相當困難,想請問學長,在讀完資工系後,也不推薦雙主修/輔系法律嗎?

萬分感謝學長撥冗閱讀我的信件

祝 萬事順心

OOO 上

OOO中 學生

文章背景

有些大學後才認識我的朋友可能並不曉得,我高中時的第一志願一直在資工系和法律系之間擺盪,在無法割捨掉任何一個科系(或稱興趣)的情況下,我將雙主修視為進大學後的目標,也做了一些努力,最後卻放棄了這條路。

最近收到某高中學弟的來信,是看到我在 PTT Lawyer 板的發文「[問題] 雙主修資工有加分嗎?」,由於他有同樣的困擾,於是很勇敢的寄信請教我當初放棄的原因,這恰巧是一個相當好的機會,讓我重新檢視這段心路歷程,也將回信內容整理、改動了一下發布在這裡。

資工系與法律系——都是興趣

當時如何選系的考量,若要展開會篇幅過長。一言以蔽之,我高中時對寫程式和社會科學都有很大的興趣。當時讀了很多社會科學、律師執業實錄的書1,因為對社會科學的興趣大於寫程式,所以我把律師作為職涯的第一志願2,也因為不想放棄寫程式,於是打算雙主修資工系。

法律和資訊工程,大家都知道是兩個差距很大的領域,我當時的想法是,如果偏重法律,就是當個懂科技的律師、法官,幫助科技公司、科技人打官司,或者用資訊的技術解決許多台灣人對法律有嚴重的錯誤認知的問題;如果偏重資訊,則是走 LawTech 的方向,例如用 AI 協助判案、建立法律資訊平台等等。

阻力重重的雙主修之路

因為學測成績差強人意,最後我選擇了資工系,雙主修也就成了我大學的目標,然而這條路上阻力不少。

首先是法律系的課由於想修課的學生太多,大部分都僅限本系生、雙輔生修習,若還有少數名額則以抽籤的方式決定;我大一的課表本就被必修課所占滿,剩下的空堂不多,那時候去抽憲法、法律史的修課資格也沒抽到。

雖然有在聽陳聰富教授,民法總則的開放式課程,但因為當時想著雙主修畢業的學分數會非常多,大一兩學期我都用通識把課表塞滿了,加上必修課的壓力偏大,最後民總聽了三分之一也不了了之。

真正放棄的那一刻

大一雖然幾乎沒有碰法律的東西,但因為學分修得夠多,在大二要試試看申請雙主修還是來得及的;真正讓我猶豫很久,最後決定放棄的一刻,是我在大一升大二時去實習,暑假結束後,實習的單位問我要不要在大二上繼續幫他們,當時的我滿缺錢的,而且那份工作也讓我學到滿多,只是如果繼續工作,勢必就要壓低那學期修習的學分數,本來我規劃就是至少要花五年畢業,再壓低學分可能會拖到五年半,但我又很想多賺一點錢貼補生活花費,最後決定正式的放棄雙主修念頭。3

不再想雙主修法律系的更深層原因——缺乏綜效

然而,會放棄的根本原因,是我不再覺得雙主修可以產生足夠的綜效。

所謂綜效,是指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當你考慮雙主修時,請務必考慮,這兩個修習的科系,是不是能互相結合產生本來學習單一領域無法達到的效果?舉例來說,經濟學和心理學各自都是獨立的領域,但當它們結合時,推翻了經濟學過去最重要的「人是理性的」假設,並對社會現象重新產生了過去兩個領域的學者都無法企及的深入分析。

我在前面提到的法律和資訊結合的各種可能,也是綜效的一種體現;但在我加入資訊工程學系後,照前面我的設想,我若要結合法律,可以往 AI 的方向走,但很可惜的,AI 是非常吃重數學的,特別是 LawTech 這種前瞻領域,更需要數學強的人去推進各種與法律、判案相關的研究,而我的數學天分遠不如系上許多數學好的人;至於資訊相關的平台,我並不覺得需要真的很懂諸如三段論、所有權等法律概念才可以參與工程的部分。這部分你可以參考 Lawsnote 的徵才廣告4,他們對工程師並沒有要懂法律的要求。

退幾步來說,如果我日後還是想走回法律這條路,可以透過學分班進修、補習班補國考,甚至是重考法律系,這也是我選擇三年畢業的其中一個原因,還年輕的時候容錯率是很高的,犯了什麼錯損失個幾年都有挽回的機會。

另一方面,我也不覺得雙主修是產生綜效的有效率的方式,以法律雙主修資工來說,就有許多科目是身為法律人根本不需要了解的知識,包含自動機與形式語言(可以理解為計算複雜度相關的數學)、計算機結構(談論 CPU 如何運作),這些卻是資工系必修,因此想要拿兩個學位的話,務必得修這些無法產生綜效的科目;反過來談資工雙主修法律也是一樣的,如果我今天不以國考為目標,只是想要對法律有比較全面的體會(例如為了研究 LawTech 有哪些可能的方向),一些複雜且相當費時學習的必修科目,我想也是可以跳過的。

得到更多的自由

在我放棄雙主修後,還是有繼續修我喜歡的學院的課。

這時候由於不再為了拚雙主修的畢業門檻而修課,因此可以更自由的挑選我覺得有趣的課,例如我在資管系修了軟體專案管理,其中的一些概念就和國企系開的行銷管理相互輝映,也和資工系的軟體工程設計有一些重疊但不同角度的解讀。

修法律系的課也是偶爾可以感受到一點點這種綜效的感覺,例如某一次修刑總時發現老師講的東西其實可以用資工系某門網路資訊檢索與探勘的理論來解釋,或者另一次刑總講的也在行銷管理中有重複提到,但相對來說,法律確實是一門非常獨立的學問,而不容易與其他門領域的學問產生碰撞。

法律人要真正運用到跨領域的知識,我想應該是在工作之後,然而國考這道檻卻要花掉大家好幾年的時間埋首在法律書籍中。

最後給學弟的建議

如果你熱情在法律系,想雙資工系的根本原因只是「當國考失利的備胎」,而不涉及任何可以產生綜效的方式,我會建議你就直接選法律系了。首先退一步講,等到你國考失利再來轉行當工程師是完全可行的,computer science 有太多線上資源,我也聽到很多文組轉工程師而且非常成功的例子。其次,如果你要在大學兼顧資工系的課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準備國考勢必就少其他人一半的心力,不然就是你會非常、非常累XD

我建議你重新認真的檢視一下自己對法律的熱情與天份。當一個東西同時是你天份、熱情所在,也是這個世界所需的,那麼成功就是必然的。如果不是,你又真的很怕國考失利的話,我建議就先選資訊工程吧。如果你真的對法律有足夠的熱情,它會指引你在某一刻走回法律這條路的。


  1. 高中看的書,水準算得上相當的高,但也有很多內容沒辦法完全吸收就是了;書本包含:一課經濟學、蘋果橘子經濟學、到奴役之路、槍砲細菌與鋼鐵、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快思曼想等等,諸多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與法律的書,不及備載;律師從業實錄包含:我不再當浮士德、噬罪人等。 ↩︎

  2. 法律和社會科學的關聯並不算相當大,會這樣考慮一方面是很現實的考慮到出路,另一方面也的確覺得自己的性向和專長應該會和法律很搭配。 ↩︎

  3. 這部分有在大二回顧記述過。 ↩︎

  4. Lawsnote 是台灣做法學資料庫、法律搜尋引擎的新創公司。 ↩︎